※ 引述《anshley (想念卻不想見的人)》之銘言:
: 這不是什麼刻板印象問題
: 而是傳統文化或生活方式所帶來的直接結果,並非毫無根據
: 客家人以他們保有的客家人精神自豪
: 所以即使到現在一直都維持那種傳統也不意外
: 如果你觀察他的家族生活就是非常的客家人style
: 那麼你腦海中所有對客家人的刻板印象
: 就真的會逐一應驗
: 你說他們節儉與勤勞刻苦他們會非常高興
: 但你若說他們吝嗇與當客家媳婦會很辛苦他們就會不高興
: 這是人性
: 但兩種評價其實只有一線之隔不是嗎
: 我表妹嫁給客家人
: 生了一個小孩
: 表妹在外面看到100元的童書,逕自買給小孩
: 回到家後被他們家人責罵為什麼沒有先報備
: 他們家是有房子出租,先生在台積電工作的那種家庭
: 當然現在是離婚了
: 原因就是完全受不了這種在金錢上打二十四個結的生活方式
以下文章重點:
客家人因為乙未戰爭抗日太勇猛,日軍寫報告書提到未來要客家人向天皇效忠。
後來二戰時到客家庄大舉徵兵。
https://i.imgur.com/y25hywP.jpg
https://i.imgur.com/uD49vpE.jpg
如果跟客家人當朋友或結婚,有興趣了解為何自己認識的客家人家庭剛好很節儉的話,
有機會或許可以試著了解一下對方的家族史。
以我曾祖父母的家族來說,因為家族連續兩次參與戰爭有死人,
似乎更加重了他們認為必須節儉的習性。
那兩次戰爭分別是乙未戰爭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
與台灣其他族群的差異在於,這兩次戰爭客家庄出人的比例高,
另外乙未戰爭客家庄女人老人也有上場。
而且兩次戰爭因為都是打輸並且喪失國籍,人員傷亡都沒有國家政府做撫卹。
以我曾祖母家來說,乙未戰爭之前他們家族原本做兩岸貿易,
乙未戰爭時家族事業中最活耀的中心角色戰死了,那一家留下的就是孤兒寡母。
幸好以前鄉下人大家庭有互相扶持,不過還是很苦的,有過喪父之痛的人應該能理解。
因為家族貿易事業中心角色戰死,事業自然也受影響,
事實上乙未戰爭後就沒有在做兩岸貿易的生意了。
那之後他們家繼續做原本就有在參與的地方上的教育事業,
申請開學校鼓勵自家子弟及鄉里上子弟就讀,
後來自家子弟很多考上老師或考上公務員。
可是日治時代的教育除了最後兩年以外,並不是義務教育,費用是全額自費。
以當時客家庄住民的經濟水準來說,即使是自耕農地主有僱長工,
但供子弟就學還是得賣祖產,不願意賣祖產的,就是家裡有人得去外面兼差。
我曾祖父就是不願意賣祖產,導致曾祖母自己去外面做工賺孩子的學費。
至於二戰的時候,曾祖母娘家也是有幾個男丁出去,有一個戰死。
曾祖父家有三個出去,老三戰死。
家裡面有山邊的農地要耕作,少了男丁,戰後初期又僱不起長工,
家裡經濟自然受影響。
台灣人因為二戰結束後,美國將台灣人認定為第三國人,並且在1952年喪失日本國籍,
因此台灣人沒有辦法獲得日本政府的撫卹。
我曾祖父母原生家庭能夠維持下來,沒有流落街頭,
是因為日治時代以前他們就已經是地主了,兩家都有平埔族血統。
有土地戰後雖然很苦但起碼還有地可以耕作,
但沒土地的人又沒機會學中文的話,戰後就很慘了。
據說我曾祖母就是看到晚輩買家電會唸的人,
但是她當年一個人賺了八個孩子的日治時代教育學費,
除了外面不瞭解的人嫁進來以外,包括她的家人在內村子裡沒有人認為她唸人沒道理。
我回故鄉時問起她,
老人家都說知道她是書香世家嫁出來的女生,很重視子女的教育。
她的女兒們雖然只念了六年公學校,但因這六年學歷,後來是跟醫生還有老師家庭結親。
到她過世之前,每一個孩子都對她很尊敬、很孝順。
嫁出去的女兒們跟孫女們,隨時都可回家看她,婆家娘家間互相幫助。
雖然我有聽過閩南女性長者抱怨,很看不慣這樣的客家女人習性,認為厚顏無恥,
嫁出去了還一天到晚回娘家、插手娘家的事。
可是曾祖母的那些女兒與孫女們,婚前婚後都有幫助娘家事業,大家團結一心,
因此家裡的男性們沒有人敢說一句閒話,反而感謝她們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