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昧回文,不一定很切題,僅供參考
其實天份不一定是做某件事超有天份,才叫天份
有時是一種複合式的、多領域交集的天份
舉例來說,某資工系同學,有可能不太會寫code,debug的直覺也不強
但也許經過多年訓練,他的資工能力已高於一般人
同時,他恰好溝通能力跟耐性很好
那將來,可以不強求跟班上強者一樣,當很強的程式設計師
而可考慮往電腦相關產業的講師發展
又例如,如果讀完機械系,而機械本科的設計能力、數學能力不太好
但卻文筆很好,對文字有感覺
就可以考慮往撰寫技術文件的方向試試看
諸如此類
可以盤整一下自己有哪「些」比較強的項目
甚至是並沒很努力就已經做得不錯的事情(這個通常是天份所在)
搭配所學
會有一個交集處
再去看看社會上有什麼工作是須要這個交集處的
這樣比較能兼顧天份與做的長久
※ 引述《plokmion (ls1921)》之銘言:
: 嘿對 標題就是在說我自己,高中已經很努力地讀了
: 結果最後還是落腳南部地名國立大學
: 現在讀的是資工系,看著班上的高手又再一次感受到天分的差距
: 而且這群同學甚至不是最頂尖的,好絕望...
: 現在的風氣都普遍推崇那種上課睡覺,回家打GAME考試還是100分的那種天才
: 相比之下我這種人就顯得很遜,但是那畢竟只是別人的一種看法,
: 別人怎麼看我沒有關西
: 現在只怕在付出這麼多年的努力之後人生依舊連一頓飯都無法吃得粗飽
: 我想問的是大家有沒有遇過那種顯然不聰明
: 但是靠著時間堆積起來的努力仍然能夠取得成功的人
: 舉個例子的話就像是工作上反應比較慢,比較不知變通
: 但是靠著多年累積的專業知識仍然能夠順利完成老闆交付的任務
: 在職場上,以我來說的話應該是科技業或是軟體業
: 大家覺得這種人能夠取得成功嗎?有人能夠分享一下經驗或看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