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
台灣教育的四大病灶:只學「有用」的學問,學生愈來愈沒有「志氣」了
新聞內容:
(文章太長,以下節錄重點,但推薦直接點進去看會比較清楚)
新聞連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1686
文:蘇文鈺(一位台灣的大學理工教授)
我看台灣教育的問題
身在教育現場多年,我在大學教授這個角色上,一直努力成為和學生相互扶持的朋友。
每一年學期結束前,我都會個別找研究室的學生來聊天,談談他們的研究方向,以及我對
他們的觀察、期許和關懷。
一年一年下來,我很明顯意識到,學生們的表達能力愈來愈低。
我不只需要重複我的提問,他們才能理解,學生還會同言反覆,用「鬼打牆」的答案,蹩
腳地回應我。他們表現出來的樣子,遠遠低於其真實能力。
學生的表達能力只是教育成果退化的面向之一,整體而言,我必須很洩氣地說,台灣學生
的思辨能力是一年不如一年了。但這不必然是學生的問題,我們端出的菜色如此偏廢,如
何養出健康寶寶?
一、只學「有用」的學問
「念數學系將來要找什麼工作?」或是「學藝術怎麼能當飯吃?」都是常見的問題。但教
育真正的目標是什麼?是教導出有用的人,還是有工作的人呢?
我認為整個社會都在強調「效用」時,反映的是一種短視的價值觀。
我現在付出的(學習的),要在短期內有回報(進入好的學校、得到好的工作)。
從國、高中課綱與升學考試的緊密鏈結,到大學課程內容需要接受畢業學生就業比例的考
驗,各級學校的教育方針都服膺於一套又一套追求效率的標準時,我們怎麼能怪學生們以
「那有什麼用」為由,拒學文言文呢?
我再強調一次,這不是孩子的錯,是我們的社會灌輸了他們這樣的觀念。而從科技業的角
度來看,如果不建立美感,不懂得「無用之用,是為大用」,我們將永遠無法脫離代工的
命運。
二、不培養無法測量的能力
另外一個常見的問題,是我們的年輕學子愈來愈沒有「志氣」了,或者用美國人的說法,
他們變得「no guts」。
才剛聽完老師指定的題目,他們就抱怨「太難了」,沒有接受挑戰的勇氣;面對課業的難
題,他們會習慣性地跟老師索求答案,在書本和論文中尋找答案,甚至向不是真正的專家
詢問答案。一旦在書本、期刊裡,甚至是網路上找到相近的論文,就希望套進自己的研究
中,一舉解決自己的研究問題。
一整個學生世代皆如此,絕對是環境所致。我們的教育太在乎紙筆測驗,其他無法用分數
量化、沒有標準答案的能力,因為長期被升學制度忽略,家長及學生也就無心下功夫培養
。
諷刺的是,好不容易完成了所有的升學考試,進到大學校園──這個最該讓學生放下「世
上所有事都有答案」這種慣性思考的地方──多年來還是用紙筆測驗考核學生的學習,忽
略他們的實作技巧或論述邏輯。
三、製造相互排擠的世代
說到競爭,台灣真是一個最矛盾的國家。我們的制度表面上要大家合作,教科書中不是充
滿了各種「團結力量大」的故事嗎?
然而,骨子裡卻是用競爭讓所有人變得貪心又自私。
小學時用考試成績來區分好、壞學生;中學時用班排名和校排名來建立學生之間的高牆;
到大學,則繼續用論文點數來訂定教授的等級;等到進了社會,再依年收入與職銜來區分
地位。表面上大家行禮如儀,但檯面下卻為了登上金字塔的頂端,相互排擠。
我們的孩子在這種表裡不一、雙面性格的環境下有樣學樣,即便知道要合作,卻也因為少
有合作的機會,而不知從何做起。
四、教育不該為教育以外的目的服務
在我看來,奉行資本主義的台灣長期被有錢人綁架。富人想要賺得更多的財富,所以逼迫
政府制定一些符合他們利益,把人變成生產工具的政策,讓教育有效率地幫業界培養人才
,這使得我們的學科分類很制式、很細瑣。
讓我們將時間軸拉長來看,過去台灣貧窮,我們或許需要建立標準化的生產線,先搶得訂
單,讓大家吃飽再說。用哪種方法最容易養就聽話的工人?當然是填鴨式的教育,只要做
工,就有飯吃。
那不是制度的錯,只是時空背景已經不同了,原先的制度不再適用了。
即使我們願意像印度或中國那樣,接受低價的工資,如今卻是個願意做工,也不見得有訂
單的年代。這是時代的趨勢,難道我們要站在洪水面前抵擋洪水嗎?
更何況,回頭想想,為什麼學校要培養業界需要的人才?
姑且按下那些訂單究竟富了誰的口袋、賠上了誰的健康,這些不正義的分配不談,教育難
道非得與職業掛鉤才是正道?
從杜威以降的教育家不是都強調,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本身嗎?
為何我們要用如此不正當的責任定位,矮化教育的神聖性,甚至以「學生就業率」為大學
評鑑的項目之一,好像學生找不到工作,就全然是學校的罪過?
如果真是這樣,乾脆把學校都變成職業訓練所不就好了嗎?
心得:
其實我是想知道大家的看法
雖然這篇不乏很「情緒」用語
但裡面的內容蠻值得討論的
我比較認同的是強調「效用」這個大項
其他分項倒沒特別認同
在網路上不乏有文學、藝術、哲學、數學無用論,但也許是這樣的風氣影響了我們下一代
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