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喪禮的概念
一般人對喪禮的概念:通常是指捻香的靈堂及告別式兩個場所
但事實上喪禮是指從彌留(臨終)開始到入土(入塔),中間歷時從3天到3年
佛教:約7~49天(中陰身到投胎)
道教:約1年~1年三個月(走十殿冥王,以前要走三年)
阿門:基督和天主約一個月內,通常會在第二個禮拜的禮拜六,因為假日宗教師才有空
回教:3天~一個禮拜入土
二、宗教的意義
1.道教
道教相信人有三魂,1魂隨大體入土,1魂下地走十殿冥王審判並投胎
1魂在家祭拜升級為家神,台語叫公媽,國語叫祖先牌位
而道教科儀認為亡者本身需要藉由他人的渡化才能順利走過審判投胎及升格為家神
2.佛教
佛教認為人可以透過自修的方式或他人協助誦經消業障而投胎或離開投胎的道路
白話就是:
不誦經:畜生道
誦經後:人道或極樂世界
3.基督教與天主教
原則都是牧師和神父祈禱亡者能順利回到主的懷抱,
並且聚集教徒共同為亡者祈福,同時宣達要為亡者感到"高興",因為是回到主的懷抱
三、社會互動的意義
1.長子的權力與義務
通常家族的繼承會以長子為主,同時也須承擔照顧族人的義務
(現代小家庭多平分,故少義務)
而喪事就是權力的移轉呈現,因此長子會主導喪事的進行
一方面對外表示以後誰是老大,擁有最多權力,
一方面表現盡孝,感謝亡者的給予
假設亡者有知,通常都會希望後代能順利延續,而延續的前提就是喪事能順利
喪事能順利的前提是親友承認權力的移轉是合理的
2.資源不足的互相協助
早年喪事的處理對許多家庭是不具有足夠資源可以辦一場基本的喪事
所以遇到喪事時,是村莊鄰居和親戚出錢出力
出錢的給奠儀和供品
出力的是道長(師父)誦經,鄰居跳陣頭(如北管,嗩吶),親友扛棺下土(現在多火葬)
但近年無力自辦的家庭較少,那是因為大環境的經濟水準提高且有相應的社會資源
例如政府有相關補助(例如聯合奠祭)或私人免費的喪事協助(如善願愛心協會)
而目前有能力處理的家庭多傾向拒絕"流於搞關"的白包文化而多"懇辭奠儀"的文化
假設亡者有知,你希望告別式是對後代有經濟援助的白包還是避免造成麻煩的懇辭?
(這部份有些亡者生前都會交代是否收白包)
3.他人互動的場合
當個人成長到離家,結婚,生兒育女後,因為家庭與工作的忙碌
與其他親友的聚首容易日漸稀少,取而代之的是婚喪的碰面
因為喪事捻香的角色可以名正言順地脫離日常角色進而與其他親友碰面
並藉此閒話家常(誰死了,誰有孩生孫了),以及建立社會關係保持心理健康
假設亡者有知,在亡者去來世,天堂,極樂世界,投胎前
難道都沒有放不下的親友?(包含愛恨情仇)
四、個人的意義:接納悲傷的歷程
當個人面對重大事件時會反覆經歷"否認,憤怒,討價還價,哀傷"最後到達接納的歷程
而告別式中的宗教科儀可以在過程中撫慰人心(亦可以說是Marx的宗教鴉片)
例如可以藉由道教否認人死了並非離開而是成為家神庇護家人
也可以藉由佛教的誦經討價還價,雖然不能避免死亡的到來,
至少可能可以讓亡者順利去極樂世界?
又或著以阿門接納弟兄姊妹確實離開了我們回到了主的懷抱
假設亡者有知,
難道就可以立即接受自己已經死亡的事實而沒有悲傷嗎?
難道不需要比活著的人有更多的時間接受自己確實已離開家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