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Woodoo9 (Woodoo)
2020-09-18 15:41:19※ 引述《liam185 (反省 省思)》之銘言:
: 以下言論請都是我夢到的:
: 發現對於外國月亮比較圓心態的人,大多見識淺薄或教育水準不高,
: 認為外國人就是比台灣優秀,而鄙視台人,台人不體貼就說渣,
: 歐美其實都不會提包、也不常噓寒問暖。
: 尤其硬要說英文更是可笑,明明都是台灣人硬要秀英文 無言...
: 發現這些人基本上教育水平都不高,外國人不是都講英文的除了英語系國家
: 各國都有自己的語言,甚至還被問過捷克是講甚麼語言、歐洲應該都講英文吧...
: 一直烙英文不會比較優秀,ABC或是在台久居的外國人其實他們都是希望用中文溝通
: 在他人的國家盡量講當地語言是種尊重,在台就算了到日韓還一直秀英文實在可笑。
: 在美國住一陣子,發現留學生或ABC還是喜歡台人因為比較體貼,
: 當然還是有很多好的外國人,重點是多相處再說不要先入為主認為台人就是低人一等
: 看者這些崇洋媚外嫌台人不好的人就覺得可悲,希望好好提升自我吧。
: 不認同的請炮我吧~
覺得不能光用教育水準去評斷崇洋程度與否。
我們該認知到在台灣接受美援後的時代,無論經濟、產業結構、文化等......
「我們自身存在」與「價值觀」幾乎都建立在回應西方國家對我們的想像。
相對在西方強勢文化下,我們的存在就像是一個希望能成為父親眼中那個理想模樣的小孩
。
而這個在成長過程中小孩會以父親的模樣為典範,想成為與歐美人平起平坐的方式就是模
仿與融入。這幾乎是在歐美文化以相對強勢影響下國家的宿命。
當然教育程度較高的人相對擁有的資源與見識較豐富,可以找到自己在這權力遊戲中的定
位
(不再模仿或想成為那個成長過程的典範)。
達到在「自我滿足」,從中找到自己的模樣。
重點就是,不自卑就不會有低人一等的想法;不管教育程度怎麼高,歧視是完全存在的,
這點無庸置疑。
找到自己的方式就是接受自己。
作者:
hwa6519 (鴨皇)
2020-09-18 17:01:00我不知道教育什麼會影響還是怎樣,我喜歡看好萊屋電影 也喜歡出國娃 玩 但是外國白人一靠近我就覺得噁心超怪又很大一個人, 歐郎也是感覺我就歧視他們 還是喜歡亞洲人比較正常
因為列強成功且穩定掠奪和發展 被推崇其實沒什麼好意外的日本也因為維新成功加入行列也成了被崇拜對象之一原文書只是超前腳步的證明而已明白這些其實也不會自卑 要說大家都一樣 可事實明顯就是不同 只能不要盲目崇拜吧
作者:
officina (officina)
2020-09-18 21:18:00如果你只是以"個人"而言 有能力就會挑自己較舒適的地方就像有的人會去東南亞當山大王阿XD 人沒有這麼偉大啦
作者:
jason320 (Osaka)
2020-09-18 23:00:00不太認同你的看法 你的文章內容反而有崇洋媚外的意味
作者:
voncroy (niflheim)
2020-09-19 01:38:00看到黑人不會歧視 看到白人會覺得他很有錢(通常也是)看到外勞會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