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組與女子組的競爭難度高也是父權刻板印象自己搞出來的,
從小就教育男生要活潑、外向、好運動、曬黑沒關係;
卻教育女生要文靜、乖巧、玩洋娃娃、一白遮三醜。
這種性別歧視的教育結果,難道也是女生的原罪嗎?
此外女孩子生理及體能原本就沒有男孩子好,
加上國高中時一定都會有月經來潮的不舒適問題,
很多時候沒辦法練球,甚至連書都沒辦法好好念,
所以參與籃球運動的女生比例與數量原本就會比男生少。
而能參與籃球運動的女生,在前面所提及的種種條件限制下,
她們所要承受的生理及心理壓力,包含體能上要做出一樣動作的難度,
絕對都比男生高上數倍之多。
因此,請有點同理心,凡事別只看表面的數字。
也別用性別歧視造成的結果,來反對男女同工同酬的性別平等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