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justmine99 (justmine99)》之銘言:
: 我長大之後覺得
: 有些人一輩子都不會愛上古典樂
: 那為何學校要小孩只能學古典音樂當基礎呢
: 學校老師也教得再好
: 沒興趣就是沒興趣
: 反正古典樂在西洋也是岌岌可危
: 他們自己也是越來越不聽古典
: 與其長大後回想音樂課只有老師放過的電影
: 不如學校讓小孩自己選要古典還是流行音樂
: 最好是從小到大選一項樂器來精通
: 跟體育課一樣老師只教通俗的籃球羽球排球
: 音樂課可選吉他、貝斯、鼓、唱歌
: 學校只要負責購買一個班級的吉他就夠了
: 全年級都能借用
: 家長會的時候可以當小孩的才藝發表會
: 多讚
對古典音樂沒興趣是教育出了問題
並不是古典樂的問題
帕海貝爾的卡農理論上也算是古典樂
而且光是「卡農」兩個字就有多少東西可以教
我就沒看過有人說不能欣賞卡農
覺得卡農很無聊 很難聽
你會有這種想法
可能是因為你把古典樂跟流行樂分開來看了
古典樂跟流行樂
就是一樣的東西
只要還是在12律範圍裡的音樂
都可以用古典樂傳統的理論解釋
加上流行音樂基本上都還是在調性的範圍裡面跑
調性音樂的理論
400年前就有了
說的直白一點
流行樂就是古典樂發展到20世紀之後
開始出現的一個小分支
把結構、篇幅簡化
造成容易學容易傳播的效果
進而發展出來的商品音樂
只學流行音樂
可以
但是就不是音樂課了
就像不會有人只教畫漫畫
然後名字叫做美術課
同一個道理
可能有人會覺得
阿又沒有每個人都想學好音樂
也不是每個人都很想學好數學啊
說實在的
對一般人來說
學好音樂的用處可能比學數學還大
而且從國小到國中的音樂課
快10年的時間每個禮拜一堂
根本就超夠把音樂學好
至少理論學好加上如何欣賞
只是教材跟教法可能出了問題
加上大家根本不重視
導致現在如果沒有自己有興趣或是有學
根本沒有辦法欣賞音樂
也無法辨別音樂的好壞
惡性循環
吐了
如果有音樂的問題真的想學或想知道
可以問我
有空我就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