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 《loveswazi (ffff)》 之銘言:
:
:
: 連續兩篇回文都在講什麼心理創傷
: 我不是提這個啊
: 我也覺得他們工作辛苦
: 但畢竟工作就是工作
: 你幹嘛跑去跟媒體說些五四三
: 或者在臉書上寫罹難者的事情
: 你有徵求罹難家屬或者觀落陰的同意過嗎?
: 坦白說 我若是罹難者 被這樣提 我會很不爽
: 都死了 還要被你跑去跟媒體或臉書說?
:
: 很奇怪很多人認同
: 你們愛看罹難者怎麼死的啊?
:
: 歐美日先進國家會有這種報導嗎
: 尤其以下這篇
: 實在讓我超反感
:
所以你的意思就是心理壓力大也是他家的事情
活該要選擇那份工作,
好的、壞的全部給我閉嘴吞下去?
造成那個不太正確的舉措背後成因都不用管?
難怪臺灣會變成現在這樣
:)
作者:
tracy0620 (å…å…©å‡)
2021-04-04 12:19:00這根本兩回事
作者:
f77928 (ㄈㄎㄐ)
2021-04-04 12:52:00煽情歸煽情,主要是看了會有種不是純粹感同身受的複雜情緒,儘量會避開這類專題討論的節目,我想某些人看不慣就類似於社群上看到朋友因為失戀po文哀哀叫,第一天還給拍拍約出來喝酒,之後持續的話就開始有種有完沒完、希望當事人閉嘴的想法出現媒體從921之後哪次天災人禍不靠煽情狗血博收視率?但新聞持續關注是後續求償上有利的基礎,只是這些傢伙也不是吃素的,算是兩面刃吧
作者: enjoytraveli (Dr.Egg) 2021-04-04 14:57:00
以您的看法心理壓力大可以藉由說出來排解,那就代表是可以利用心理諮商或是身邊朋友私人空間去處理,沒有不重要,反而這麼私人重要的心理問題不應該公佈於大眾,然後一堆記者放大扭曲,這應該不是一般有心理壓力的人會選擇訴諸的管道吧。你講的話雖然抒發了一點點自己的壓力,但是可能傷害到受害者的家屬,請問這樣子除了媒體以外有贏家嗎
作者: cool10528 (好芹) 2021-04-04 18:36:00
認同心理壓力大要處理沒錯,但不能做為合理公布罹難者的理由啊,不是嗎
作者:
April06 (四月天)
2021-04-04 20:11:00推enjoy,心理壓力需要疏解,但方法要再斟酌,不要傷害到其他人。
作者:
tracy0620 (å…å…©å‡)
2021-04-04 20:13:00職傷和講罹難者是兩回事啊,難道講罹難者就不會有職傷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