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 ,這篇是真實的。
我有一位從小一起長大的女性友人,並不是學校認識的朋友。
她長的很漂亮,雖不是頂大學歷但身邊永遠一堆天生家境優渥追求者。後來她也嫁了年收
200以上的先生。
她先生的家庭學歷都很好,尤其她的公婆都是交大畢業的人,她公婆的朋友甚至朋友、同
學的兒女也全都是頂大學歷。
她剛結婚就曾經抱怨過一些讓她很困擾的事。
就是要陪婆婆出席同學會,常常一個月要聚一次。如果有成員無法出席,他們還會喬時間
配合,一定要所有成員都出席,出席都必定是全家大小一起的那種。
活動的內容就是每個家庭做「投影片」分享最近家庭的活動,例如孫子考上了國外的什麼
學校、拿到什麼小提琴比賽冠軍、拿到什麼國外獎學金之類的...等話題。
投影片裡完全就是分享自己的家庭生活照片,或是分享去哪個國家玩,看到什麼事情之類
的照片。
而每次這種活動的時候,她婆婆的朋友們都會問「啊你媳婦哪裡畢業的?她唸什麼的啊?
她興趣是什麼?,現在有工作嗎?會不會什麼才藝?」,諸如此類的提問
我朋友說 ,她都覺得自己很尷尬不好意思回答,因為她只是唸私校旅館系而已...
於是她接下來陪婆婆出席2-3次後,她再也沒有陪同了。主要是她也接不上任何話題,再
來就是她回答問題後,別人的反應也是「 噢.........(然後沈默」,接下來就轉移話題
了
。
所以根本也不需要加入什麼媽媽群組,他們這群等級的人在自己的學生時代就已經有自己
的人脈,也會互相分享、共享人脈群了。
因為結婚後而硬要找的群組,頂多只是「資訊分享群組」。
在你拼命加入這些群組的時候,以上那些群體早已就在裡面。
※引述《ntuwalker (潮爽的! )》之銘言:
: 看到上面某位f大的,關於醫師娘群組的,就想到我自己的家庭
: 父親是70歲那輩的醫師,周邊出入的醫師叔伯輩的多半是他們醫院同期實習的校友,從
三
: 十幾年前我唸幼稚園,有印象的時代開始,他們都一樣有類似的實體交友群組(在那個
網
: 路還不發達的年代,沒有這種虛擬網路群組,沒什麼裝闊的嘴砲空間,你沒錢,就是沒
錢
: ,不用想混水摸魚加入)
: 以下分享一下90年代中期,我國小、國中的醫師群組生活見聞
: 通常這些開業醫師群喜歡週六下午結束門診後,晚上輪流約到自己家中聚餐(那年代通
常
: 週六早上到下午還要上課、上班),或者週日去打高爾夫球、看歌劇表演或約去一些高
爾
: 夫會館讓小朋友烤肉
: 所以這一關就先刷掉業績或出身背景平平的醫師,以上那些場地費都不便宜
: 即便是約家裡,也要有一定財力,因為通常一次都是五、六對醫師夫婦 + 小朋友(年
代
: 一般都是生兩個),一次到場都是20多人,家裡不夠大,還招待不了這麼多人
: 他們幾乎每半個月都要聚一次,每次都要準備要價不菲的餐點。我媽媽是每次都弄懷石
料
: 理,害我後來以為懷石料理就是一般日式料理店都可以買到的平價壽司;另外一位家裡
甚
: 至是有請專業的廚師,直接在家裡現烤牛排、煮咖啡、調水果酒
: 以現在的角度來看,這很簡單。要準備美式烤牛排、調酒,只要當天下午上YouTube看
看
: 怎麼做就好。但30年前根本不可能有電視烹飪節目能隨叫隨看讓你學,一定要有專業廚
師
: 在現場做。而且那個年代連要買真正的美式醬料、酒,都不容易。不像現在到處都有西
式
: 超市或網購,一般平民是真的連美式醬料或西式調酒飲料長什麼樣,都沒見過
: 如果是偶爾有那種要選議員的醫師公會理事長等級的,排場會更大,通常就要約在高爾
夫
: 球會館,上一兩百人的場面都有
: 父親週邊最常出入的醫師uncle們,有些是苗栗地主後代、有桃園名醫後代(從日治時
期
: 爺爺輩就是醫師,這種基本上就等於當地大地主)、有的是有公立高中校長等級的岳父
(
: 意即背後有政黨資源,那種國民黨獨大的年代,能當上公立高中的校長,多少有政界人
脈
: )
: 這種實體群組,不會跟你嘴砲,也不用跟你設定什麼入會標準,因為人家在飯桌上談的
多
: 半都是他們醫界或當代科技界的話題,或者聊國際旅遊、名車(90年代初期,能出國的
,
: 哪怕只是偶爾去一次日本、泰國,都要有點經濟水準,而他們這種醫師群組通常是每年
寒
: 暑假都要至少出去一次)
: 財力不夠的一開始就先刷掉,財力夠但腦袋不夠好,不夠見多識廣的,通常也沒辦法久
待
: 我就看過有位出身普通的醫師娘,來過幾次,每次都被無視,後來就比較沒來參加了
: 長大後聽媽媽講,是說因為她出身普通,不像其他幾個地主階級女兒或本身是台大畢業
的
: 醫師娘阿姨(那些出身好的醫師娘阿姨們,在國外都有親友,或至少都常常去國外旅遊
)
: 。所以聊起以後送孩子到美國或加拿大唸書的話題時,這位出身普通的阿姨就搭不上,
後
: 來就真的被排擠(也不會像狗血台劇那樣當面羞辱她,但就約聚餐的時候,不會再找她
們
: 家)
: 但是小孩子的壓力也大,尤其上國中後,基本都會被比較,很像韓劇The Penthouse(
上
: 流戰爭/頂樓)裡面演的;我在他們的標準中不算很好,因為他們多半有醫界迷思。但
我
: 好歹有唸到公館大學的管理學院,又有拿到美國Top 30的碩士,現在又弄到美國護照,
算
: 還可以的,沒害我爸媽被踢出群組
: 不過這些醫師uncle們也老了,多半都退休當房東或移居紐西蘭、加拿大了,也有一兩
位
: 已經不在了
: 偶爾回首這些陳年往事,也滿有趣的
: 只能說,我理解竹科媽媽群組想結交更高階級的人,但方法要用對,不要一開始就用這
種
: 大剌剌的吹捧自己、貶抑他人的入群宣傳方式,這會讓人覺得她們的見識很井蛙
: 我在美國的留學圈、移民圈、公館大學校友圈看過的頂尖富裕階級,太多了,光研究所
同
: 學在矽谷可以組織的矽谷媽媽團就不遑多讓了,那種真的一個月基本生活費兩萬美金起
跳
: 吧,竹科群根本沒辦法比
: 謙虛受益,是結交商界政界人脈的第一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