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 ,這篇是真實的。
我有一位從小一起長大的女性友人,並不是學校認識的朋友。
她長的很漂亮,雖不是頂大學歷但身邊永遠一堆天生家境優渥追求者。後來她也嫁了年收
200以上的先生。
她先生的家庭學歷都很好,尤其她的公婆都是交大畢業的人,她公婆的朋友甚至朋友、同
學的兒女也全都是頂大學歷。
她剛結婚就曾經抱怨過一些讓她很困擾的事。
就是要陪婆婆出席同學會,常常一個月要聚一次。如果有成員無法出席,他們還會喬時間
配合,一定要所有成員都出席,出席都必定是全家大小一起的那種。
活動的內容就是每個家庭做「投影片」分享最近家庭的活動,例如孫子考上了國外的什麼
學校、拿到什麼小提琴比賽冠軍、拿到什麼國外獎學金之類的...等話題。
投影片裡完全就是分享自己的家庭生活照片,或是分享去哪個國家玩,看到什麼事情之類
的照片。
而每次這種活動的時候,她婆婆的朋友們都會問「啊你媳婦哪裡畢業的?她唸什麼的啊?
她興趣是什麼?,現在有工作嗎?會不會什麼才藝?」,諸如此類的提問
我朋友說 ,她都覺得自己很尷尬不好意思回答,因為她只是唸私校旅館系而已...
於是她接下來陪婆婆出席2-3次後,她再也沒有陪同了。主要是她也接不上任何話題,再
來就是她回答問題後,別人的反應也是「 噢.........(然後沈默」,接下來就轉移話題
了
。
所以根本也不需要加入什麼媽媽群組,他們這群等級的人在自己的學生時代就已經有自己
的人脈,也會互相分享、共享人脈群了。
因為結婚後而硬要找的群組,頂多只是「資訊分享群組」。
在你拼命加入這些群組的時候,以上那些群體早已就在裡面。
※引述《ntuwalker (潮爽的! )》之銘言:
: 看到上面某位f大的,關於醫師娘群組的,就想到我自己的家庭
: 父親是70歲那輩的醫師,周邊出入的醫師叔伯輩的多半是他們醫院同期實習的校友,從
三
: 十幾年前我唸幼稚園,有印象的時代開始,他們都一樣有類似的實體交友群組(在那個
網
: 路還不發達的年代,沒有這種虛擬網路群組,沒什麼裝闊的嘴砲空間,你沒錢,就是沒
錢
: ,不用想混水摸魚加入)
: 以下分享一下90年代中期,我國小、國中的醫師群組生活見聞
: 通常這些開業醫師群喜歡週六下午結束門診後,晚上輪流約到自己家中聚餐(那年代通
常
: 週六早上到下午還要上課、上班),或者週日去打高爾夫球、看歌劇表演或約去一些高
爾
: 夫會館讓小朋友烤肉
: 所以這一關就先刷掉業績或出身背景平平的醫師,以上那些場地費都不便宜
: 即便是約家裡,也要有一定財力,因為通常一次都是五、六對醫師夫婦 + 小朋友(年
代
: 一般都是生兩個),一次到場都是20多人,家裡不夠大,還招待不了這麼多人
: 他們幾乎每半個月都要聚一次,每次都要準備要價不菲的餐點。我媽媽是每次都弄懷石
料
: 理,害我後來以為懷石料理就是一般日式料理店都可以買到的平價壽司;另外一位家裡
甚
: 至是有請專業的廚師,直接在家裡現烤牛排、煮咖啡、調水果酒
: 以現在的角度來看,這很簡單。要準備美式烤牛排、調酒,只要當天下午上YouTube看
看
: 怎麼做就好。但30年前根本不可能有電視烹飪節目能隨叫隨看讓你學,一定要有專業廚
師
: 在現場做。而且那個年代連要買真正的美式醬料、酒,都不容易。不像現在到處都有西
式
: 超市或網購,一般平民是真的連美式醬料或西式調酒飲料長什麼樣,都沒見過
: 如果是偶爾有那種要選議員的醫師公會理事長等級的,排場會更大,通常就要約在高爾
夫
: 球會館,上一兩百人的場面都有
: 父親週邊最常出入的醫師uncle們,有些是苗栗地主後代、有桃園名醫後代(從日治時
期
: 爺爺輩就是醫師,這種基本上就等於當地大地主)、有的是有公立高中校長等級的岳父
(
: 意即背後有政黨資源,那種國民黨獨大的年代,能當上公立高中的校長,多少有政界人
脈
: )
: 這種實體群組,不會跟你嘴砲,也不用跟你設定什麼入會標準,因為人家在飯桌上談的
多
: 半都是他們醫界或當代科技界的話題,或者聊國際旅遊、名車(90年代初期,能出國的
,
: 哪怕只是偶爾去一次日本、泰國,都要有點經濟水準,而他們這種醫師群組通常是每年
寒
: 暑假都要至少出去一次)
: 財力不夠的一開始就先刷掉,財力夠但腦袋不夠好,不夠見多識廣的,通常也沒辦法久
待
: 我就看過有位出身普通的醫師娘,來過幾次,每次都被無視,後來就比較沒來參加了
: 長大後聽媽媽講,是說因為她出身普通,不像其他幾個地主階級女兒或本身是台大畢業
的
: 醫師娘阿姨(那些出身好的醫師娘阿姨們,在國外都有親友,或至少都常常去國外旅遊
)
: 。所以聊起以後送孩子到美國或加拿大唸書的話題時,這位出身普通的阿姨就搭不上,
後
: 來就真的被排擠(也不會像狗血台劇那樣當面羞辱她,但就約聚餐的時候,不會再找她
們
: 家)
: 但是小孩子的壓力也大,尤其上國中後,基本都會被比較,很像韓劇The Penthouse(
上
: 流戰爭/頂樓)裡面演的;我在他們的標準中不算很好,因為他們多半有醫界迷思。但
我
: 好歹有唸到公館大學的管理學院,又有拿到美國Top 30的碩士,現在又弄到美國護照,
算
: 還可以的,沒害我爸媽被踢出群組
: 不過這些醫師uncle們也老了,多半都退休當房東或移居紐西蘭、加拿大了,也有一兩
位
: 已經不在了
: 偶爾回首這些陳年往事,也滿有趣的
: 只能說,我理解竹科媽媽群組想結交更高階級的人,但方法要用對,不要一開始就用這
種
: 大剌剌的吹捧自己、貶抑他人的入群宣傳方式,這會讓人覺得她們的見識很井蛙
: 我在美國的留學圈、移民圈、公館大學校友圈看過的頂尖富裕階級,太多了,光研究所
同
: 學在矽谷可以組織的矽谷媽媽團就不遑多讓了,那種真的一個月基本生活費兩萬美金起
跳
: 吧,竹科群根本沒辦法比
: 謙虛受益,是結交商界政界人脈的第一原則
作者: kyox99 2021-05-04 13:19:00
唉P正確,很有畫面
作者: GraceMa (GraceMa) 2021-05-04 13:20:00
這樣感覺好辛苦!還是找一個有上進心的門當戶對對象比較快樂
作者:
Woodoo9 (Woodoo)
2021-05-04 13:20:00是真的會做投影片,因為我被要求幫忙剪輯過,播的時候其實還蠻溫馨的。
作者:
bnd0327 (阿噗噗)
2021-05-04 13:30:00這樣其實比嘴巴隨便問問但根本沒有聽進去的問候好多了長輩們共同擔任晚輩的人生顧問的感覺
作者:
eubrooke (Brooke)
2021-05-04 13:45:00Hsinchu Castle
作者:
Redchain (水光瀲灩晴方好)
2021-05-04 14:12:00這就是人生的meeting啊,我覺得這種分享還不錯呢,其實連去參加獅子會、扶輪社也是很多這種活動分享就像假日在家耍廢也是一種選項,但這些人就是在假日從事另一種類型的社交活動
作者:
SweetLee (人生如戲)
2021-05-04 14:55:00對我這種討厭社交的人來說 覺得好累
作者:
sareed (心酸的浪漫)
2021-05-04 15:00:00可上頂大沒很難啊 醫科比較難 但分享方法沒用阿 還是要考然後進國外名校方法也不算甚麼秘密 TOEFL GRE GMAT考高就很有機會 弱一點的人是想知別人一樣弱的情況下怎麼進所謂國外名校吧?那需要的是管道 投影片很費時 效益又不高 還是那投影片聚會只是有錢婆婆想要控制媳婦的手段?
作者:
NEWOLD (亂紅飛過鞦韆去)
2021-05-04 15:23:00申請國外學校有需要靠什麼群組嗎?靠自己就好了考台灣的大學更是沒有甚麼秘密,到底這些人都太閒了
作者:
sareed (心酸的浪漫)
2021-05-04 15:36:00大概怕自己跟不上人的焦慮展現在這些事情上面 這樣看來8+9族群坦率多了 今朝有酒今朝醉 沒這些自以為的羈絆
作者:
iambadboy (I am Bad Boy)
2021-05-04 15:42:00聽你同學畫虎爛
作者:
NEWOLD (亂紅飛過鞦韆去)
2021-05-04 15:44:00你朋友的小孩如果將來跟她一樣不擅長念書,在這個群組還會有跟媽媽一樣的壓力呢
我只會秀存款 比我少就嗆 比我多就舔 這麼簡單這些竹科媽媽整天在家連續劇看太多 腦袋壞惹學才藝三分鐘熱度一堆 有些小孩人格扭曲社區小孩小學看到鄰居換X6 問爸爸什麼時候換? 有些家庭還霸凌小孩怕輸在起跑點
這就是為什麼一堆有錢人表面很好實際上卻到處看精神科
真的有錢的家庭做人謙虛 小孩品德正常就幸福惹 就像教主一樣
作者:
mqhung (茶味純)
2021-05-04 16:19:00還好我邊緣人,光想就覺得累.....。
作者:
Loraiba (L)
2021-05-04 16:41:00演什麼天空之城劇情喔,真令人窒息
作者: rotterdam (utrecht) 2021-05-04 17:27:00
好噁心的社會團體
沒錢人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沒錢拼命炫富,有錢人怕別人找上門,拼命低調
作者:
komcmc (komcmc)
2021-05-04 18:43:00四大沒比較厲害 只是有那個環境跟努力過而已 活在鬼島真累QQ
作者: Sunblacktea (陽光紅茶) 2021-05-04 20:52:00
光看就覺得累
作者:
Miahh (忙)
2021-05-05 06:13:00其實美國上層社交圈也會秀學校,他們會穿校T,上面大大寫著哈佛耶魯那種去那種鄉村私人俱樂部活動偶爾會穿出來(我是聽一個節目上說的)
那媳婦去上一個頂大在職專班洗學歷就好啦,雖然還是會有無聊人士會說血統不純正,但至少有點信心我的醫生同學女朋友就不知道是什麼科大畢業,非常可愛又善解人意,超級好相處,兩個人交往很多年很想結婚,但我同學媽媽因為學歷的關係一直不同意,後來女友就去準備國立大學的在職專班,考上那年就在籌備婚禮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