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一群諮商心理師,訪問了幾位有諮商經驗的受訪者,並在他們的同意下分享這些
諮商經驗(部分個人資料有調整),希望透過這些真實的經驗分享,讓大家更認識心理
諮商。因為不是要推銷特定的諮商所或是心理師,所以請大家不要敲碗受訪者是去哪邊
諮商的啦~
林 / 女 / 27歲 / 助人相關工作
我從事助人相關工作,也有經營心理相關的社群。沒有被諮商的經驗,都是自我覺察或
和同儕討論比較多,雖然對諮商也會有些好奇但一直沒行動,不過一直跟同儕聊也會怕
造成他們的負擔。
過往因為一些互動跟生涯選擇的問題跟家人的關係不是很好,諮商前也好一陣子沒回家
了。
什麼契機讓你決定去心理諮商
因為工作的關係,常可以接觸到一些心理健康相關的資源,雖然也知道自己的議題在哪
,但要實際去諮商,仍然有例如費用、內心還沒準備好面對這麼強的情緒還有對於諮商
和心理師的未知的內在摩擦力。
會真的去諮商是因為機構剛好有提供助人者的免費六次諮商,加上公司也很鼓勵我們去
,提供我們諮商的公假,覺得好像是某種冥冥注定,就預約了諮商。
第一次諮商前的感覺
第一次去之前滿緊張的。
因為只有六次諮商,怕自己的議題無法在六次內談完,想要比較系統性地使用這個資源
,所以在第一次諮商前認真擬定了諮商中想談的目標,還規劃了每次諮商要怎麼使用的
細節。
因為工作量以及不好意思太頻繁請公假,所以最後諮商的頻率是一個月一次。
但計畫趕不上變化,實際到諮商室裡不知道是太緊張還是怎樣,腦袋一片空白。最後就
只好放掉想要在諮商裡做很多事的念頭,讓自己比較在諮商的當下。
諮商中的經驗與感受
我因為工作的關係不喜歡跟別人展現自己的情感,但諮商中又必須這麼做,這對我來說
有點矛盾。
心理師是個很接納他人的人,也滿能接住我的情緒,在第二、三次諮商開始因為比較放
心了就談得比較順。以前如果在工作中有些負面感受時,我都會選擇跟我的督導說,但
那陣子就是會把工作裡的不舒服都帶到諮商室中跟心理師說。
最後實際上諮商的次數展延兩次,總共跟這位心理師談了八次。
諮商過程中的轉折
說起來也滿巧的,好像真的有某種宇宙力量在幫我。
那陣子工作上剛好去上了一個家族系統諮商的課,課程裡面我就把我家裡的重大事件,
例如爸爸的原生家庭、爸爸怎麼長成他現在這個樣子的過程畫下來,標上時間。然後看
他們成長的脈絡,這個人在什麼時刻、家裡遇到什麼事情、那時候他幾歲、他在什麼時
刻結婚、生小孩,他們在養育我的時候面對了什麼困難。
而在諮商裡,心理師使用「空椅法」讓我扮演父母的角色,或讓我想像椅子上坐著父母
,並詢問我有什麼想對他們說的。這個過程產生了某種內在的療癒與和解。更重要的是
,我能從父母的角度感受他們當初教養我的困難。這對我來說很重要,因為在那之前我
一直很難理解他們的處境。
透過諮商,我開始接納他們的有限性,明白他們做出當下的決定可能是有原因的。這也
讓我開始審視自己,用更寬容的態度面對自己和家人之間的關係。
這兩件事沒有刻意安排卻剛好相呼應,對我的改變起了很大的幫助。
諮商後的變化
當初設定的諮商目標其中一項,就是諮商期間我要想辦法回家見家人。因為這個目標設
定,所以在過程裡我真的有嘗試這麼做,也感覺到因為有個人(心理師)在背後支持,
會比較有勇氣做這個對我來說有點危險的嘗試。
諮商期間另一件神奇的事就是我確診了。確診使我不得不跟家人互動、接受他們的幫助
。以前的我會把這樣的關係拉到一種「等價交換」,我也不想照顧他們的情緒。所以那
些藥、食物、物資,我都會想匯錢給他們,但他們都不收。不過這也是我跟家人嘗試互
動滿好的開始。
後來諮商全部結束後,我還跟媽媽一起參加了一次家庭諮商的方案,那次諮商也讓我印
象非常深刻。當時因為有心理師在場,和媽媽滿赤裸地談了對彼此的感受,當時其實超
級痛苦,不過那時講開滿多東西,也感覺到媽媽有比較能同理我的感受,我也比較理解
他的辛苦。
在生活裡開始會跟媽媽談心,也講開一些過往的心結,媽媽也跟我說了他當時的難處。
說完也跟我說:「你現在想做什麼,媽媽都支持你」。在那之後我就有比較穩定的回家
、參加家庭聚會,也開始會期待看到家人,回家對我來說變成是一種「充電」。只是最
近比較忙所以就沒有這麼常回去了。
對正在猶豫是否要去諮商的人說一句話
我雖然沒有諮商很多次,但因為有很多巧合加上家人也有意願跟我談這些事,所以滿明
顯有改善我跟家人的關係。
有些課題對我們來說是遲早都要面對的,諮商對我來說像是一個人生加速器,可以幫助
我們提早完成人生中需要面對的課題。在過程裡我們也不是孤軍奮戰,而是有心理師的
陪伴。很多動漫、戲劇和電影都會有主角克服心魔或創傷的情節,最終達到成功的目標
。但我們常常忽略了現實中的我們也可以透過諮商,達成和那些主角類似的事,變成更
棒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