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假在讀一本羞辱創傷,跟這個有相關
童年的心理創傷,會影響一個成年人
安全型依附/焦慮型依附/逃避型依附/混亂型依附
算是中文地區的不良兒童教養文化
一直到我都是承受這種教養長大的
當羞辱我們的人,即是我們希望從他那邊得到愛與安全感的人
會使我們對於「安全感」的來源出現混亂
一個最常見的形式「要靠比較,才能知道夠好」
我從國中開始就常常聽到:你看隔壁OOO,成績多好or長的高壯 之類的
或多或少會覺得自己不如人
後來好像是國三的某天,我才嘗試表達你不要一直拿我跟別人比
當我在社會上站穩腳步有穩定收入,又聽到那句別人OOXX
一把火上來就回答:那別人きしい你要跟著きしい嗎?
然後就再也沒聽過別人怎樣了
應該不少人也在小時候聽過:你是從垃圾場撿回來的
用這種話逗弄親生子女完全無意義,也沒有增進親情的效果
以上這些原生家庭的陰影,還是要靠自己找方法調適
來講童年的美好回憶:
gameboy color
playstation 1
網咖打cs,配蔡依林的說愛你
暗黑二
仙境傳說RO
各種動畫:庫洛魔法使、七龍珠、
※ 引述《freshguy (懷念不如相見)》之銘言:
: 忘記在哪裡看過這樣的話
: 「幸運的人,用童年療癒一生;
: 不幸的人,用一生療癒童年。」
: 起初覺得很有感覺,但讀了更多書以後,我發現這不過是早期佛洛依德「童年決定論」的簡寫。
: 我比較喜歡的說法是:
: 人的內心並非跟身體一樣,過了關鍵期就無法彌補;事實上,只要願意學習、成長,並學習一些心理技巧,我們可以在任何階段為自己療癒:無論是童年陰影、性侵、父母離異 我們都能夠擺脫這些陰影,迎向更健康美好的心靈。
: 我想起以前一個女生朋友,三不五時把「我單親,所以我…」、「我前男友真的傷我很重,所以我對感情…」、「第一份工作真的徹底擊垮我的信心」這樣的話掛在嘴邊。
: 但,事實上這些事件,最近的也離她超過三年了 對於緊抓過去並且歸咎於不可改變因素的人,我無能為力。但,我仍然覺得,人生不會因為某一段時光發生的不幸而被全盤摧毀。
: 我跟一些心理學家的看法差不多,那就是:佛洛依德,你錯了!無論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時期的陰影,都不是不可逆的,應該是可以修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