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朋友在玩誰先講「你我他」就輸的(幼稚?)遊戲
不禁令我聯想
PTT上的反支語有趣風氣
踩雷就被噓的盛況
話說我其實到高中畢業之後才赫然發現
原來我與同儕甚至家人之間用的生活圈用的國語
其中一部分是PTT俗稱的「支語」?
真有趣
竟然是在PTT會被噓爆的東西
但發現了又如何
會考學測早都已經過去了
(後來回想我疑似有在非正式學測前的作文練習用過當下還以為是成語的「細思極恐」與「窮奢極欲」XD)
況且早已經潛移默化
想避免也避免不了
更何況根本不太想花心思避免
覺得不妥的部分自然會篩選
其實這些詞彙有一部分並不會辭不達意
反而定義明確甚至精闢中肯
故自然而然汲取吸收使用
例如:科普 共情 內存 熊孩子 默認 反饋 接地氣 互聯網 充電寶等
以及到現在還差點認不出來的融合甚深的部分例如:套路 閨蜜 顏值 犯蠢 三觀 高端 服務員等
有些則是作為換句話說的自然第二用法
例如:
早安可以說成早上好(Good Morning)
影片可以說成視頻(就連我家人也會這樣講)
改良也可以說成優化 (類似最佳化概念)
螢幕可以說成屏幕
機率可以說成概率
立刻或馬上可以說成立馬
預計可以說成估計
等
然而有些用語直覺沒那麼恰當的自然而然依然不太會用
例如:牛逼 河蟹 屌絲 等
抑或是不會不恰當
不過早就已經辨識出突兀的用語
例如:老鐵 小姊姊 一鍵三連 等
再者目前能想得到唯一嚴正排斥的就是「nmsl」
這已經在詛咒對方媽媽了
目前大概就先抵制這個單一個案
不過撇除以上之特例
大部分近期輸入中國用語無上大雅
不妨大家可以以玩樂心態試著玩「禁止說近期輸入中共用語」遊戲
只可惜光定義就有爭議
內容也有爭議
這個遊戲大概玩不起來
大概率只會不歡而散
就像是
有些人說「舉報」是近期輸入大陸用語
但也許其實不然
因為在台灣戒嚴時代就有「舉報防諜 人人有責」口號了
也有些人說這是統戰手段
但也不一定如此
難道中國大陸普遍用羅馬拼音意味著政治勢力跟著被歐美一鍋端?
反之難道我日文爛到爆
就不能喜愛日本文化與部分精神?
這些翻譯都可以解決
語文的本質其實就是一種工具
妥善地使用即可
綜上所述
我個人認為就連不同語言都會互相融合了
何況是與台灣用同一種語言的中國大陸
在人們使用語言的過程中
語言融合與變化乃社會文化常情
若不是上述如此
則學名也不必使用已經被棄之不用的拉丁文保證定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