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產業最大宗並不是白領,而是那些社會普通人。
能在PTT這樣嘴來嘴去的,通常都已經不是社會底層。
社會底層多在服務業,基礎業務,甚至勞動力的產業。
而這些工作,其實很多都是令人尊敬,而且重要的社會運作螺絲釘。
比如司機、警衛、管理員、保全、餐飲、清潔、照護......等等,
可以說社會沒有總統和官員一天也不會怎樣,
但少這些人,基本社會和國家就停擺。
而且裡面不乏很多認真,負責,也有能力的人。
但就是礙於條件、環境、原生家庭......等等條件,沒辦法突破大環境限制,
或是背負不屬於自己的負債,無論有形還是無形,
但還是依然認份著。
更別論那些科技、金融的精英上班族,更是少數。
用一種男生當過兵都聽懂的例子就懂(或是做過公務員的也知道),
當你以為你已經夠底層時,結果進去軍中或單位才知道,
現在社會上真的還是一堆這種人,而你居然已經是過得不錯的了。
而少子化,即使軍中或單位招募困難,但這種人可沒因此而減少,
這就是整個社會的縮影。
整個金字塔下面很多人還是領個兩、三萬這種薪資的,
就算是三、四萬,也還是靠勞動力或工時換來的,
這種人,就是整個社會的多數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