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哥日戰說起 老實講 踢成4:1
已兩邊的水準來說日本踢得算是不錯
哥倫比亞體能速度都大勝日本
雖然上半場1:1是主力沒上 但反過來說
主力在下半場登場會讓速度的衝擊差異更大
(簡單說就是活蹦亂跳衝更快)
日本後衛在體能末端雖被進三球
但在防守上還是不少球儘量去拼
速度上本來是不如對方前鋒 但都還能跟進
而且全體壓上本就會造成自家半場空檔變大
所以有些版友純"體能論"認為日本不行
與其說體能不行 倒不如說第一場對象牙海岸最是晉級關鍵
為何不這樣拼? 以哥日這場來說會真的覺得"體能不行"嗎
(一堆人說阿日本30分鐘就不行啦 實際上也到最後二十分鐘才有明顯差異)
另外球評也提到無球跑動的問題 日希那場我沒看
但是從本場跟對象牙海岸 這點都做得不是挺好
用大家比較熟的籃球來比喻 無球跑動就類似馬刺
整體輪轉跑出三分空檔創造單獨機會
反例就是我鬍一個人打ISO 其他人在旁邊等著撿子彈或炸彈...
然後這種反例居然出現在今天香川身上
他雖然穿也十號但是他可不是梅西 而且他是中場不是前鋒啊
(如果有梅西的能力也許日本還有一絲晉級機會啦...)
本田第一站也有好幾球傳到很微妙的位置 但隊友沒意識到導致看起來差很遠
這場就比較往隊友方向送 問題是傳球路徑自然也就變小容易被擋
這造就了即便拿到球 其實真正有餘裕做出的射門空檔並不多
而日本又沒有能在對方干擾下仍能送球入網的前鋒
最後只能面臨小組賽墊底的結果
是有點搞不懂到底是因為球隊默契還是甚麼問題
但是亞洲杯冠軍拿出這樣的表現真的很讓人扼腕啊...
附帶一提 哥倫比亞最後的門將更換
如果看過之前球員敘述還有關於該國的足球歷史
應該是很令人感動的一刻
並不是心情放鬆或者羞辱對手 而是對他們國家的足球來說重要的一刻
重返16強像其他足球強權宣告他們在20年後回來了
會以三號替補入選原本就是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
而有這機會讓他在最後出場亮相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