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足球無論國家隊和俱樂部,最強大的時候是2000到2008年,
這期間J聯賽出了大批球星,聯賽競爭力在亞洲也很強,
先後奪得4屆亞冠冠軍。
2002年本土世界盃那只日本國家隊可謂史上最強,
而國內聯賽球員是球隊主力中堅。
但是2008年後,大批日本球員加盟歐洲聯賽,這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J聯賽借鑒了德甲模式的細節,強調不允許赤字經營,
使用公平分配的分成原則。每支球隊獲得的J聯賽利潤分成都是平等,
但是近年來,受經濟影響,無論是商業規模,轉播權益金,或是聯賽上座率等指標,
J聯賽都在逐年下降,於是在收入萎縮的情況下,
球隊不得不減少支出來達到財政平衡,預算減少無法引入明星外援,
主力出走又造成整個聯賽商業價值下降,
缺乏吸引力缺乏星味導致轉播收入、贊助進一步下降的惡性循環。
明星外援不願意再來或者乾脆請不起,
有天賦的本土球員又要出去而且留洋的年齡越來越小。
香川真司21歲便轉會多特,
本田圭佑22歲便轉會荷蘭,
宇佐美貴史轉會拜仁的時候只有19歲。
他們真的是具備了海外闖蕩的能力嗎,答案是未必!
很多球員只是在J聯賽有十幾場表現出彩就被賣到歐洲,
這其中不乏賤賣的情況,
一些球會為了送球員出國,甚至完全不計球員培養的成本而做賠本買賣,
嚴重影響了本土聯賽球隊利益和實力。
但是亞洲球員身體和技戰術的差距,文化等問題,
導致不少日本海外球員穩坐替補席,只有少數幾個精英保持狀態。
日本足球體系上的強項在於青訓體系環節,
無論是賽事組織還是人員體系、或者大綱教程都相對完善,
但是目前的J聯賽似乎成了日本足球在青訓和國家隊之間的最大短板
我知道很多日本球迷一直驕傲於日本很多好球員在國外,
但是仔細想想,他們能去國外,
首先應該是J聯賽的水準提高到足夠他們具備融入歐洲足球的實力才行,
廣州恒大的主教練Lippi就說過亞洲球員留洋的最好年齡是在26、7歲水準比較成熟的階段
球員的輸出不應以犧牲本國聯賽的水準為代價,聯賽不行,後備就肯定下降,
在亞州跟不上競爭力,談何世界?
有人說日本青訓好球星走了也不怕,
可是青訓好如葡萄牙都10年出不了另一個C羅,
香川本田難道就這麼好出,在日本到處都是?
看一看最近五六年的亞冠日本代表,有一個拿得出手能稱得上球星的嗎?
再看看日本隊真的是完全依靠歐洲組的球隊嗎,仔細看看日本的首發,
前鋒,後腰,中衛,關鍵位置全是J聯賽級別,兩個邊鋒是客串的,
邊衛四個旅歐球員,前腰兩個旅歐球員,也就是說六個旅歐球員在競爭三至四個主力位置
!
可見J聯賽才是日本國家對構建的基礎平臺!
這些年日本聯賽球隊在亞洲全面潰敗,於是有日迷說,
J聯賽俱樂部根本不重視亞冠之類的亞洲賽事,我覺得也沒錯,
而且J聯賽俱樂部不是不重視亞冠,而是不重視自己!連J聯賽自己都捨棄了,
常說,日本球員身體不行,只能靠技術優勢彌補不足,來與歐美球員對抗,
可現實是J聯賽這種一沒國際球星二缺少優秀教練只顧自爽溫吞吞的文藝表演賽事
怎麼能給球員提供適應現代足球的舞臺?
日本足球是靠技術和控制立足世界並且揚名亞洲的,
可從這兩年日本國家對面對技術同樣出色身體占優的西亞球隊,
還有亞冠面對韓澳中球會的比賽可以看出,
現在打個亞洲的比賽,如果沒有能拼的體能和利用身體的意識,
技術和控制漸漸也是完全都派不上用場,要靠拼,
這足以說明現在的J聯賽水準多遜,完全缺乏競爭力……
2003年和2005聯合會杯,當時的日本隊敢於法國以及巴西對攻,
甚至技戰術更好。到去年聯合會杯只有被巴西完爆,
被隨意態度比賽的義大利逆轉擊敗。
即便面對亞洲強隊韓澳伊朗,一樣踢得很狼狽,
儘管結果還算不錯。在世界杯這樣的賽場,只能被人完爆了。
日本足球界不重視聯賽一昧追求脫亞進歐的美夢趕緊醒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