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本土世界盃收視率創紀錄 19萬人買票只比巴西少
2014-06-26 02:58:54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images/news-1403734531993.jpg
以為美國人不看球,你就OUT了。美國球迷是這次除東道主外,持票最多的群體;在美國
國內,轉播費和收視率也水漲船高,美葡一戰的觀眾數量甚至超過了馬刺和熱火的總決賽
。隨著美國隊在世界盃上成為主角,美國球迷也向世界宣告,他們不再把足球視為冷門運
動,自己也要積极參与其中。
京華時報巴西利亞專電記者周磊
航線增加往來便利
根據國際足聯上周發送給記者的郵件,有130萬巴西球迷持有世界盃門票,美國則有19萬
,占持票量第二位,這一數字讓很多記者都感到吃驚。在巴西生活的華裔小張告訴記者,
美國與巴西的通聯頻繁,直達航班多,為美國球迷來看球創造了便利條件。這有一部分要
得益於巴西的物價,「這兩年巴西物價大漲,很多人喜歡去美國購物,巴西本土的大航空
公司,比如TAM,都開通了里約、聖保羅到邁阿密的直飛航線,且價格非常合適」。
昨天記者在巴西利亞遇到兩個美國球迷,他們從邁阿密坐飛機到聖保羅,再坐大巴來巴西
利亞觀看巴西對喀麥隆的比賽,「我們早早就在民宿網站訂了房,一晚要140美元,如果
是平時只要40美元。」這兩個球迷還是學生,他們表示,從美國到巴西不需要太多時間,
價格也還可以接受,他們索性就來看世界盃。「在美國看到這樣的足球賽事,機會不多,
現在美國很多人喜歡足球,既然來巴西也不麻煩,我們商量好了就開始買票訂房」。
在巴西當地旅行社,到邁阿密的短期旅遊團價格在3000雷亞爾左右,摺合人民幣不到9000
元。旅行社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巴西到美國的航線這兩年多了很多,很多巴西人會考慮去
美國度假,反之也一樣,「世界盃期間機票很緊張,現在邁阿密過來的基本都售罄了,很
多人甚至從洛杉磯過來,坐十幾個小時,就為了看世界盃。這次我們接到很多球票訂單,
因為處理不過來,甚至推掉了一些。」
收視率持續創紀錄
美國在上周2比2戰平葡萄牙,根據美國媒體報道,有總共2500萬球迷通過電視觀看了這場
比賽,而NBA總決賽共有1550萬人收看。
在美國本土擁有英語轉播權的ESPN派出了400人的報道團隊,這是他們除去奧運會之外,
規模最大的報道團隊。巴拉克、范尼等名將坐鎮解說,也為他們提供了充足的技術支持。
今年6月,ESPN在美國國內進行了一次調查,有45%的觀眾關注NFL超級碗,世界盃則達到
23%,排在第二。對於這一數據,英國《每日郵報》進行了報道,「認為美國觀眾對足球
不感興趣的觀點,現在已經是過時且無知的。」ESPN為了拿到最近兩屆世界盃轉播權,花
費達到1億美元。現在看來,這一價格稱得上非常便宜,因為2018和2022年世界盃的英語
轉播權在美國花落別家。FOX為了擊敗ESPN,開出了4億美元的高價。雖然美國職業足球聯
盟一直排在NBA、 NFL、NHL和MLB四大聯盟之後,但美國人對於世界盃的熱情,卻不輸給
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
在南非世界盃上,美國本土的收視率比4年前的德國世界盃增長了22%;巴西世界盃開賽僅
一周,迦納對美國的比賽就刷新了足球比賽單場最高收視率;在美國對陣葡萄牙時,這一
數字更是成倍增長。ESPN市場部主管艾德爾透露,足球在美國12-24歲的人群中,是第二
受歡迎的運動,這項運動在美國的人氣將會繼續看漲。
引發防疫部門擔憂
隨著巴西世界盃的到來,美國可謂全民支持足球,各界名人中不乏球衣秀,球迷們也紛紛
趕往巴西,為美國隊吶喊助威。
美國副總統拜登來到巴西觀看了美國與迦納的比賽,並在賽後去更衣室與球員見面。美國
前國務卿賴斯、前州長施瓦辛格等名人,也紛紛上傳自己穿著美國球衣的照片,呼籲球迷
支持世界盃。
在美國對陣迦納的比賽中,位於里約熱內盧科帕卡巴納海灘的國際足聯球迷社區,成為了
美國球迷的基地,約有3000美國球迷在這裏觀看了比賽。在里約熱內盧加里昂國際機場,
候機廳里滿是穿著美國隊服的球迷,他們手中拿著可樂和機場的劣質漢堡,興奮地討論即
將開始的比賽。在葡萄牙對陣美國的比賽當天,記者在巴西利亞的一間酒吧觀看了比賽,
每次美國進球,就會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葡萄牙進球時,全場則是一片嘆息。
由於太多美國球迷來到巴西,他們還創造了一個另類紀錄。巴西海關在世界盃期間,已經
拒絕了接近100名球迷入境,其中美國球迷多達23人,為各國之首。由於擔心太多球迷到
巴西會帶回傳染病毒,美國民主黨議員舒默提出,疾病管制中心應該提高警惕,以防球迷
攜帶病毒回國。截至目前,已經有3人被確診感染基孔肯亞熱病毒,這種病毒會導致發燒
、關節疼痛、頭疼等癥狀,靠蚊蟲叮咬傳播。
當美國球迷成為世界盃的主角時,他們的國家隊也展現出了相應的實力。目前美國隊排在
G組第二,明晨將迎戰德國,打平就可確保出線。
http://2014fifa.news.sina.com.tw/news/article/28/20140626/12758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