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足過後 足球還是外星人運動…
【聯合報╱林克明/商(台北市)】2014.07.16 02:36 am
世足賽期間,台灣似乎充滿著足球熱,然世足結束後,寶島即刻進入足球冰河期,足球新
聞消失得無影無蹤。何以落差如此大呢?
如果了解台灣足球慘不忍睹的現況,也就不足為奇。例如台北市居然沒有半支正規的高中
足球隊,而足球百年發源地台南長榮中學及台北市最老字號足球搖籃日新國小,球隊在上
世紀早就解散多年。
至於社會球隊也僅剩台電與大同兩支公民營正規隊,後者尚是派遣工的組合,而前者因核
四存亡也搖搖欲墜;屋漏逢雨,廿多年前興建的中山足球場也改為所謂的創藝館之類。足
球這世界最瘋狂流行的運動,在台灣卻如風中殘燭,奄奄一息,講白點就是名存實亡。
回顧台灣足球消亡因子,分內外因素。外受當年日美足球沙漠影響,此百年而言,前五十
年日本統治下無足球,後五十年美國勢力深化下也只有棒球籃球。如今視棒球為國球的美
日早已進化成足球強國,而我們孩子成長環境中仍只有棒籃球,足球彷彿是外星人的運動
,坎井之蛙,大人之過,可憐可嘆。
內在因素乃六十多年來我們也未曾有計畫綠洲化過,當年國府遷台,因香港水準技壓全亞
洲,大家短線操作,以港仔代表國府雖偶有佳作,振奮人心,然本身不習日美自立扎根,
只靠傭兵最後就是港仔沒落,而台灣無根也就一蹶不振。
台灣足球消亡,最大受害者乃孩子們在學校幾乎完全沒有機會接觸學習到世界孩子們最流
行的運動,除非家長有高度熱忱送小朋友去民間足球營,然而孩子們回到校園仍沒有此運
動,當然效果失之八九。反之,若中小學校園有足球,則無論足球營或現在世足熱的報導
等等,才能有事半功百倍加乘效果。
吾人謙卑希望台灣有權者(教育部及體育署等)能集思廣義,讓小朋友在校園裡有機會接
觸學習這項偉大的運動;在不增加政府財政負擔下,學校除躲避球外,增加足球項目不失
簡單良策。躲避球強身、團隊、簡化及便宜特質,足球皆有,而且還更加趣味性、延長性
,國際性及影響力則不可同日而語。
台灣孩子與世界上任何角落青少年一樣,只要在校園裡能給他們機會,政府只要稍加整理
運動場,教育當局規畫完善七人制或八人制班際及校際聯賽,保證足球在台灣因結構改變
,三年小變,六年大變,十年劇變,足球風潮指日可待。
過去因大家智慧不足,用心不夠,方向不對,方法打混,浪費了四五十年時光,今後但願
有權者能痛定思痛,浴火重生,發揮政治家不打短線的風範,為下一代好好規畫,否則再
多個中山足球場或學外國職業化等等花招,皆屬沙上建屋,毫無意義,所謂「足球興廢在
此一決,集中火力,徹底扎根。」
張國偉/社會工作者(台中市)
每隔四年世足賽是台灣球迷既期待又失望的季節。其實,一九六○年代,台灣的足球曾是
亞洲杯的常客,而今卻居世界的末段班。
地方上的小學,每有球隊獲得全國性比賽優異成績並取得出國比賽資格時,學校較大、比
較富裕的地區尚能補足旅費缺口,讓孩子出國圓夢,但一些偏鄉地區,孩子只好放棄出國
競技機會。孩子拚命得來的榮譽,卻是一些家長的噩夢。
體育必須從小扎根,我國小學生不論棒球、手球、足球,甚至體操、游泳等,在國內外比
賽都有優異成績,但到國高中卻逐漸停頓,很大原因是政府體育政策出了問題。
陳前總統曾誓言要讓台灣的足球進入世界前百名,如今已成沒有意義的政治語言;曾在建
中擔任足球後衛的馬英九總統,會對足球無夢嗎?難道國人真的甘心台灣永遠淪為沒有綠
洲的足球沙漠?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80703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