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不浪費時間的書就是好書

作者: Natsumilin (Leader 誕生日おめでとう)   2010-11-24 09:52:29
http://szsb.sznews.com/html/2010-11/24/content_1326147.htm
台灣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楊照今年應邀擔任“十大好書”評委,昨日接受本報記者越
洋採訪
(2010.11.24 深圳商報記者楊青)
楊照,本名李明駿。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東亞史碩士,曾為哈佛大學史
學博士候選人。研究專長為中國古代思想史、社會人類學。是台灣有名的作家、文學評
論家和政論家,多面手,寫過中、短、長篇小說,散文、劇本,還寫過不少文學評論,
獲獎無數。現任周刊主筆、電台主持人。
三分之二的書我都看過
文化廣場:你今年是第一次做"十大好書"評選的評委,我不知道你對內地出版界的情況
了解多少?對候選名單的書目認同度如何?
楊照:原來我答應的時候心裡有點不安,我對內地的出版界是通過刊物和網絡多多少少
有些了解,但不全面。覺得有信心是看到候選名單 100本書目之後,因為其中三分之二
的書我都看過,陌生的只有十本左右,跟我的標準沒有太大差別。我有一點讀書的經驗
,可以在比較多的書中選出不浪費時間的書。
文化廣場:你心目中的好書標準是什麼?
楊照:我覺得不浪費時間的書就是好書。讀書是要花時間的,如果讀書只提供你原來熟
悉的東西,只是讓你浪費時間,那就夠不上好書。好書使你吸收到你原來生命中沒有碰
到,但對自己和社會都是很重要的東西。
文化廣場:你曾提到過閱讀要讀"讀不懂"的書,可不可以解釋一下?
楊照:候選名單上《玫瑰的名字》和《聯邦論》都是經典,沒那麼容易讀得懂。《玫瑰
的名字》表面上是通俗的偵探小說,但如果不知道中世紀傳播知識的方法,你可能不好
讀懂。它跟我們的時代有很大的區別,它不是你可以直接進去的書,它給你不懂的環境
、知識架構,你必須搞懂,搞懂的過程中會讓你有很大的成就。
港台作家的東西不一樣
文化廣場:從去年起港台作家的作品就是內地出版界的熱點,今年熱度未褪,有更多的
作家被引進,你能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嗎?
楊照:港台作家在寫作時看到的東西甚至寫作的理由和目標跟內地作家不太一樣。港台
作家對內地讀者有吸引力,是因為他們能提供的新鮮東西比較多。他們的書在內地發揮
的作用比港台大,因為港台有很多人在寫同樣的東西。所以說港台圖書內地熱,並不是
港台作家比較棒,是因為他們提供的東西不一樣。
文化廣場:有評論認為,港台作家在散文和雜文寫作上不管是視野還是見識都明顯比內
地作家更技高一籌,你怎麼看?
楊照:我並不覺得港台作家在視野和見識上比內地作家高明。三地作家是不一樣,香港
和台灣作家的寫作速度感不一樣,台灣作家的速度感不如香港作家那麼快。香港作家假
設讀者是極度沒有耐心的,所以需要在很短時間內吸引讀者,讓他們讀下去。台灣作家
想像中的讀者不是那麼沒有耐心,體現在文字的鋪陳和文章的結構比較舒緩。在這件事
情上,台灣作家的讀者意識比內地作者來得強。在寫作時很明確,知道對誰而寫。內地
作家的意識在寫作上看不到,不清楚為誰而寫,不知為什麼樣的讀者而寫的書,相對比
較難評判。
既要見樹更要見林
文化廣場:十大好書評選今年新增了四個獎項: "2010年度特別推薦"、"2010年度致敬
之年度作者/譯者"、"2010年度致敬之年度出版人"以及 "2010年度致敬之年度出版社"
。評選範圍從圖書到作者和譯者再到出版社,你覺得意義何在?
楊照:它的意義在於累積書目。單本選擇是見樹不見林,是有危機的。在出版上對出版
社和出版人都有這種雙重評價的必要,一方面評價個別的作品和書,更重要的看它累積
了什麼,看它整體的品位。比如一個作者突然寫了一本好書,而另一個作者30年沒有寫
過一本壞書。前者容易比後者選上,但選擇後者比前者意義更大。尤其是出版人和出版
社。我覺得不局限於年度,可以看得更長更遠,這個評選對十大好書會是一個重要的補
充。
文化廣場:韓寒在內地的影響力很大,他今年有一本書《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
入選,我不知道你看過沒有,對他有什麼樣的評價?
楊照:我籠統地講兩句,他是一個很好的社會觀察者,他對社會觀察的作品,遠超過他
的小說,他的社會觀察比很多人切中要點,有文采。相比之下,他的小說與其他人相比
要弱得多了。小說與評論在觀察和影響社會作用上不一樣,如果從他寫社會評論來看,
很有成就;但小說作為藝術,他還有一段漫長的路需要尋找。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