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名:十二年,故人戲
作者:墨寶非寶
網址:http://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3176417
完成狀態:完結
更新速度:NA
是否為VIP:No
分類Tag:民國、戲曲
文案/簡介:
經年一曲故人戲,你我皆是戲中人。
初遇的傅三爺,是為捧人包下半個場子,喜歡翹著個二郎腿,偏過頭去和身邊人低語的公
子哥。在那燈影裏的側臉,透著一種消沉的風流。
後來她才看清楚,在那半明半昧的光影裏,他坐的是,白骨成堆,守的是,浩浩山河。
心得:
網誌版
https://thebalticnations2013.blogspot.com/2019/07/blog-post_29.html
一開始對於民國文有點遲疑,因為民國文接近現代,一方面擔心作者會有強烈的政治立場
,破壞作品的美好,另一方面則擔心畢竟背景靠近現代,考據太過容易求證,任何史實錯
誤都容易被放大檢視。看完之後覺得這個故事在這兩個方面都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整體
來說是個有意境有情感的好故事。
女主角沈奚(宛央)是革命黨之後,家逢巨變後被男主角傅侗文救下到了紐約學醫,是當時
中國幾乎是第一批的留洋西醫。相比很多身懷絕技、容貌出眾或是出身高貴的女主角,沈
奚相對沒有這麼起眼,但我非常喜歡這種平凡的設定,彷彿她的故事就是我們輕易能從聚
會中聽來的閒話家常。我身邊剛好不少女醫(學)生,她們幾乎就像是作者形容沈奚的那樣
,樸實聰慧、外柔內剛,對於自己的專業專心致志。男主角的出身就特別許多,他是舊時
代大家族的嫡公子,卻深受西學影響,懷抱革命救國夢,與父兄格格不入。他風流倜儻、
能言善道,精通外語也愛聽傳統戲曲,而整篇故事就是透過戲曲鋪陳轉折,從滿清末年一
路風雨飄搖走到中國近代。
為什麼要用戲曲?首先,戲曲象徵的是舊時代的傳統文化。在民國初年,西化與傳統之間
相互矛盾卻又相互交織普遍存在於知識份子之間。傅三爺就是典型的例子。外表上他是十
足的西方紳士,他穿西裝、吃西餐,連愛人也是學西醫留洋回來,在感情上講究自由戀愛
。骨子底他卻是出生在傳統大家庭,母親裹小腳、父兄想著要復辟、家裡妻妾成群、而連
他自己也染上煙癮。他嚮往洋人的進步卻又痛苦於祖國山河淪陷。傅三爺舉手投足之間代
表著民初的西化運動,戲曲則帶出傅三爺內心深處的掙扎。再者,一部好的小說就如同一
幅好畫會有適度的留白,作者通常不會把話說滿,而是留一點餘韻讓讀者去咀嚼。戲曲,
就是去填補這樣的留白。
「但凡聽戲入癮的人,一定是戲文裡有他們想說,又說不全的話」
戲曲有詞有調,就像是故事中留洋又西化的主角們的背景音樂和旁白,其中最明顯的應該
就是在提到四爺不堪煙癮折磨而自盡的時候,背景音樂出現《滿江紅》。一句句「三十功
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彷彿讓讀者看到那個
從故事開頭就死了的四爺年輕時如何風流瀟灑、如何躊躇滿志、到頭來又如何悲憤而終。
其實我覺得整個故事最鮮明的角色就是四爺。即使讀者們沒有機會看到他本人說話,但他
卻是傅三爺與父兄翻臉的關鍵、也是譚慶項與蘇磬一段糾葛的關鍵,甚至他還是沈奚名義
上的丈夫。作者巧妙的用傅三爺與大爺的鬥爭、用現實與回憶交錯,帶出傅四爺的錚錚傲
骨與熱血愛國,再利用譚慶項的落寞與蘇磬不顧性命對為四爺報仇來彰顯當年四爺在煙花
巷中的風流無限。但四爺還是走了,他熬不過山河陷落的悲痛、熬不過同室操戈的醜惡、
熬不過身陷煙癮的折磨。一個學了西醫立志要打擊煙癮的熱血青年,最後卻要靠煙與嗎啡
來為自己留一些體面。四爺是故人,但不只有一個故人。故事裡乃至於近代史上,有太多
太多為了理想引刀成一快的人,沈家三百多人,不負少年頭。那些活下來的呢?
故人,是理想;活下來的人,是現實。傅三爺就是那個現實。他風流帥氣不假,但同時有
心臟病,他有情有義不假,但必要時,不計榮辱也要使手段。現實裡,沒有又帥又強又能
行君子之道,特別是在這個亂世裡。有高遠志向的人、隨時要慷慨赴義的人,也有七情六
慾,也是血肉之軀,也有凡心。我喜歡這種平凡,因為歷史上偉人固然多,但那些改變歷
史的人,不是一人之力力挽狂瀾,而是無數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凡人所造就的。
當然若要說這個故事我覺得比較不喜歡的,大概就是溫言軟語旖旎的部分太多了,當然我
知道畢竟這是言情小說,也許這才是重點。但是作者將一個大格局的故事鑲嵌在內,有救
國的壯志、有權謀鬥爭的醜惡,卻感覺只是蜻蜓點水。其實有時候國仇家恨的浩大反而能
夠襯托出兒女情長的纏綿,國仇家恨若不夠壯烈,個人情感也會沒有那麼深刻。民國初年
內憂外患,其實是很好發揮的題材,實在有點可惜。
整體而言,這還是部非常流暢婉轉又不失高度的作品:有波瀾壯闊的家國情懷、有纏綿悱
惻的男女情愫、有絲絲入扣的戲曲穿插、有舊時代的優雅浪漫也有新時代的睿智精準。傅
侗文與沈奚的分合聚散十二年,回望來時渺渺路,故人悉已去,徒留戲台上花腔依舊。我
們這才知道,自己來看戲,卻也是戲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