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這篇文章不是單篇故事介紹,
而是接續之前《np文女配想離婚》分析文結尾的新增結論,
把我在這兩個故事裡感受到的互文感補充清楚,
所以這篇文就發成閒聊,詳細故事情節可見版上精彩的實況文。
為了避免這樣的比對引發拉踩,還是再強調一下,
這裡說的互文不是因襲前人創意,而是刺激與啟發,
針對某個概念或遊戲規則去嘗試其他可能性。
就像有人寫了上聯、有人對出下聯,
是在議題與寫作層次上展現出一種對仗般的思考呼應。
我在看《np文女配想離婚》的時候其實還沒看《方先生不想離婚》,
但因為之前有發摟到版上《方先生》的實況文,所以對劇情還算熟悉。
我看《np文女配》時就不斷想到《方先生》,之後開看《方》書,
真的覺得兩作有種「一個概念的光譜兩端」的呼應感。
這種聯想很可能只是巧合、只是我腦補,
但我還是覺得在大潮迅速來去的網路小說世界,
作者們對同一議題的思想輝映與競技真的是很有意思的現象,
因此想把它記錄下來。
最後還是要來個溫馨小提醒,
《np文女配》荒誕離常、《方先生》疏離壓抑,
它們就像是青椒跟茄子,有人愛有人恨,
這個文也不是安利,就只是記錄,
大家還是可以多參考正反意見再決定要不要下場。:)
=========以下正文開始==========
我對綠蠟的觀感,其實跟以前介紹過的三十三很像,
都是看第一本的時候很驚喜,覺得遇到了優秀的強人女主專業戶;
但是看第二本的時候開始察覺作品裡的壓抑感,
文中女主再怎麼優秀自立,再怎麼反制男主,
最終還是被華人社會的倫理大網綁縛箝制。
比如《方先生》裡有個情節,是方洲離婚後為了追回雲舒,
特意要方駿與蘇小鼎幫忙,湊了一個運動館相見的局。
雲舒來到運動館,聽見方駿叫她「姐」,
聲音相較於以前叫她「嫂子」充滿了許多溫度,
這一幕就很讓人噁心。
在雲舒的回憶裡,自己生了第一胎之後,
被方家人的關注與回饋沖昏了頭,
很快決定再生第二胎。
會被這種關注沖昏頭,
體現的是雲舒生子前在方家是多麼邊緣無助、是多麼孤寂;
而在第二胎後,雲舒明顯感受到方家的男人對自己拉開了冷淡的距離,
方家親友不管是明面上刺雲舒或是私下開玩笑,
方洲全都默認接受,因為他自己也這樣想。
方洲與方家男人明面上說著漂亮的「家人」名義要雲舒作這作那,
可實際上都把雲舒看成撈女來鄙夷施恩。
方駿作為曾肆無忌憚嘲弄雲舒的一員,
離婚後又馬上急轉成熱誠純潔、講公道話的愛心小白兔,
那種有恃無恐隨時轉換姿態的優越底氣是整個方家態度的縮影,
也是最令人厭惡的部分。
錦繡之下 全為異己
方駿是因為見到雲舒離婚後的自我性格而突然喜歡上雲舒嗎?
並不是,那很像閩南語說的「靠勢」,
是依照方洲的態度而調整自己對雲舒的態度。
離婚前,
方洲對雲舒的輕慢讓他的家人跟男女助理都學到「雲舒無足輕重」,
是以對雲舒的種種舉措都敢於犯界;
離婚後方洲表態,認雲舒為自己的另一半,
那就該對雲舒慎重看待,
這是為了討好方洲、回應方洲的表態。
對雲舒而言,她真的受用這些好處了嗎?
也沒有,
最終不過就是配合著演一個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默契戲碼罷了。
這不是指責他人有多壞,
而是故事裡的世界,就是藉由這些表演構成的。
綠蠟筆下彷彿有一個濾鏡,
有情的聚光燈往往只打在女主與周邊兩三人上
(包括少數的至親好友、以及最後同心的男主),
餘下的背景世界是疏離冷漠自私,帶著不得不接受的粗暴性;
就連A書的主角到B書串場作配角,
對B書的主角來說,
也同樣是疏離的互不理解的自掃門前雪的他者。
作者在《方先生》裡面寫了魏宇的搬山哲學,
那正是她筆端一貫予人的感受:
與自己不大喜歡的世界周旋,努力尋求和諧的平衡點。
我不覺得這是缺點,
這樣的作品其實反應了女性在華人社會裡的部分處境,
是作者獨門的風格與價值。
我自己比較少點開這種黯淡灰冷的作品,
但相信也有許多人喜歡這種成人的苦甘風味。
錯位演繹的競賽
回到《方先生不想離婚》與《np文女配想離婚》,
我覺得兩個作者是從互補的角度來演繹「角色錯位」的概念。
在寫作策略上,
二書肉戲尺度的對照、情節佈局結構都有一種相似互補的氣息:
離婚前,方洲完全作自己,由雲舒扮演他理想配偶;
離婚後則是雲舒作自己,由方洲扮演她理想配偶。
回到故事本身,就是各種主角生命經驗錯位的演繹,
這一點兩個作品就鋪展了各自的精彩天空。
以方洲來說,他經歷的是戀愛過程的錯位。
他在大學畢業前突然家道中落,也被初戀女友拋棄。
這件事打亂的不僅是他的人生規劃,
也打破了他對自己對外界的諸多認知,
其中就包括鄙夷情愛、將女性視為「皆為利來」的敵對態度。
回顧方洲初識雲舒的過程,他其實是對雲舒一見鍾情,
只是因為前述根深蒂固的心態,
硬生生將人生中第二段愛情扭轉成契約婚姻,
婚後又在雲舒的無盡包容下越發乖戾、百般要求(註1)。
他是先享受婚戀最終端的甜頭,
在雲舒求去時才試圖補上婚姻的責任,
在雲舒離開後才開始體驗戀愛的觀看、求而不得、苦苦追逐。
至關重要的底線
但,雲舒所受到的傷害,也早已不是戀愛行為可以彌補。
雲舒在婚姻生活中感受到的群體冷暴力,
全都繫於方洲輕視到連掩飾都不用的姿態,
是方洲允許、推動了外界對雲舒的輕蔑對待。
在一個只容許她笑的環境裡,
雲舒只能在生第二胎時藉著產痛大哭,
她回憶生病時只能用最後一絲力氣保存肉身、
讓孩子擁有活著的媽媽。
雲舒真正的處境比她願意吐露的慘烈萬分,
生而為人應該被關愛的價值
在這個美其名為「家庭」的利用機制裡被磨滅到一絲不剩,
方洲與方家舒舒服服的使用,
踏破了雲舒存在的所有底線,
即使六年後雲舒自認「康復」,
也依然會因突發事件心悸哭泣、激動無措,
並不是真的船過水無痕。
與此同時,在華人的倫理觀念裡,
「不能指責對方家人/尊長」也與「個人尊嚴底線」綁定,
成為人與人之間不可碰觸的禁忌,
即使對家看似殷切地反省詢問,
稍微有點常識的人也知道絕對不能真順著說,
說了就馬上變成別人反擊的把柄。
所以方洲與雲舒之間,
最終只能將問題導向方洲內在人格的分支議題,
而無法觸及這不能言說的深恨。
離緣夫妻,各爬各山
在這種倫理大傘的保護下,方洲即使站上了彌補位置,
也無須去正視他與家人的所作所為到底承擔了什麼樣的角色,
不會被逼到自恃優秀美好的尊嚴底線破裂,
雲舒的破碎瀕死,於方洲是「過去這幾年我感到非常幸福」。
方洲的種種反省,
更偏向他個人對愛情酸甜苦辣的體驗與追求,
最後成為痴戀中願意付出一切的追求者。
在方洲處,
雲舒的傷痛不曾被真正理解,便也沒有所謂的彌補與療癒。
這個故事正文在第八十七章完結,
方洲從開始的交代行程、體貼接送、升級家用……
一路到第七十八章終於交代襯衫上口紅印的來由、
八十章第一次為雲舒慶生、八十四章想補過蜜月,
所有輕巧的「現在補上」,都成為避無可避的鮮明答案,
為雲舒過去六年捨命亦不可得的徒勞辛酸蓋棺論定。
方洲對雲舒苦痛永遠一知半解、還順理成章想索回舊情的天真,
也讓舊關係裡的優越落差一再重現,
總會激起旁人
「你現在想談戀愛,別人就要癒合好來陪你嗎」的憤怒與警戒。
也因此,在這個故事裡,
方洲始終是一個拼命想重回雲舒生命主位而不可得的他者,
他與雲舒的前緣已走破底線,全然沒有接續的可能。
正文結尾的相伴,
是雲舒的表態終於強硬到讓方洲暗自了然,
摧毀所有舊模式與舊期待,當一個新的「別人」,
與雲舒從零開始。
飯桶與粽子之辯
真正讓雲舒解怨釋縛的關鍵轉折,是魏宇戀情帶來的療癒。
雲舒與魏宇的戀愛讓雲舒也體驗了角色換位的感受。
說白了,就是完整經歷過愛人與被愛、渣人與被渣,
兩邊的感受都走一回,便可以消除過度自憐自艾的妄想,
然後慢慢心平氣和。(註2)
魏宇對雲舒全心的關愛,
修補了雲舒前段關係被漠視挫磨的空洞,
重新肯定了雲舒的價值;
而雲舒也在那個彼弱己強的模式裡,
體會到在對方無盡寵愛裡逐漸放大自己、壓迫對方的渾然不覺與不由自主,
是以能從受害者思維的恨意中解脫,
重新站穩自主的腳跟。(註3)
這一切的修補與轉變,都在雲舒自身之內發生,
是她自己的經歷與獲得,
而不是要巴著魏宇或另一個男人才能成立。
她的下半輩子屬於她自己,
只是選擇願意提供理想對待的方洲為伴,
而不是與方洲融為一體共構新人生。
以未完成作結
方洲看似順利撿漏,實際上他面對的處境是,
愛人不再像從前那樣全身心屬於自己,
且心裡還有一塊不可逾越的空間留給第三人,
自己也或多或少成了填補此人走後空洞的工具。
他在雲舒堅持保留的小公寓裡只瞥了一眼魏宇留下的水台,
回家後異常瘋狂地求歡,便是嫉妒在推動他確認地盤。
就務實的角度來看,雲舒對魏宇的留戀必定會日漸淡去,
但在這段感情真的縮小到成為印記之前,
方洲的忍耐會是一段長期抗戰。
綠蠟的女主到故事後期有時會被人指責為「作」,彷彿是刻意挫磨男主,
實際上那些不能深究細說的背後,
乃是無聲地對抗著世界的倫常慣性,
男主的感情必須強大到能抵抗這不能言說之苦,
才可能被女主選擇。
為了明哲保身,有時真的是要走上好迂迴曲折的一段長路。
說到最後感覺似乎很沈重,
但實際上錯位視角是很有趣的題材,
以下僅以《天下無雙》裡我最喜歡的錯位視角來為本文作結:
https://imgur.com/a/CkYXz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