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閒來無事我又來吐槽了(
時代錯誤的用語不知凡幾,
最常見也最容易被發現的,當屬在古代文中出現現代用語,
我這次只略舉出幾個最近看到印象較為深刻的例子。
其餘比如唐宋文出現明清用語、器物、詩詞典故等這種過於專業的誤植,
就留待專業大神來給我們指點一二(逃
(1) 米:時代錯誤的長度單位
這個用字真的是如鯁在喉很久了不吐不快XDDD
這個「米」不是指糧食中的「米」,而是長度單位的「米」,meter。
我們較慣用的譯法為「公尺」,而中國則直接採用音譯「米」。
根據維基資料,1789年法國大革命勝利之後,
法國人制定了新的十進位度量衡系統,就是現在的公制單位系統,
公尺(meter,法文metre)由此誕生。
1790年代呢,相當於中國清朝乾隆至嘉慶年間。
而中國大致是在1925年(民國政府時期)開始推行公制,
在1930年頒布《度量衡法》,明訂「中華民國度量衡採用萬國公制為標準制」。
然後呢,我至少在兩本古代文裡看到古人用了「米」這個長度單位。(扶額
一本是綠蠟《穿成暴君的糟糠妻》,一本是涼蟬《狼鏑》。
《狼鏑》,作者自己說是仿宋朝背景。
既是宋朝,時代遠遠早於清朝,怎麼會有meter這個公制長度的概念?
《穿成暴君的糟糠妻》則是現代人穿進古言,
女主是現代人,會用「米」也是很合理的;
但是我看到的地方,是一個土著用的啊!
雖然不是出現在對話裡,但前後文脈絡一對就是他,我絕對沒冤枉人!
就算這位土著有可能曾受到其他穿越人士影響,學到前衛知識,
那也會因此開始習慣使用公制單位嗎?
就算作者想要在所謂「架空」歷史背景中自己發明單位,也不應該是「米」。
從《穿成暴君的糟糠妻》和《狼鏑》行文看得出來,
作者其實對古代歷史有一定程度的考據,
既然如此,當知歷來度量衡單位用字多少會與丈量用具有關,
「米」一直是五穀糧食用字,怎麼能無端被借用去當長度單位?
再者難道不知「米」作為現代長度單位其實是出於音譯嗎?
看到作者對古代民間食衣住行等風俗文物考據精細,
甚至連篇累牘看了根本不會唸的罕見字詞,
卻在諸如「米」這種超級常見的民生用詞跌股露餡,
就覺得好無語啊啊啊啊!
為什麼不用「尺」「丈」這種隨便用都不會出錯的單位呢?
網路上隨便查一下都有換算表啊!
(2) 勞逸結合:時代錯誤的成語
我也是不止一次在古代文中看到這個成語了。(翻白眼
勞逸結合的出處,根據百度百科,
是鄧小平《關於科學和教育工作的幾點意見》(1977.8.8)。
1977年,好喔。
有些古代文的寫法比較隨興,採用一種現代人講古的文風,
比較誇張的像是暮蘭舟這位作者,基調就是「暮姊姊講歷史故事」,
某種程度可以說是文白夾雜,寫寫劇情就跳出來穿插自己的現代人觀點,
或是穿插一些歷史知識或野史逸事,所以難免會大量使用現代流行語,
只要這些流行語別出現在文中人物的對話或內心話裡,並不是問題。
再退一步,不要太過分地使用
1. 時代超前的成語或典故
2. 觀念實在過於現代的語彙
3. 類似2,鄉民語或網路流行語、諧音、縮語等等
我忍忍也就過去了。
但是!在一本從頭到尾字字句句俱是明清章回話本體的古代文中,
看到「勞逸結合」這四字,還是出現在人物對話裡,我真是,
恨鐵不成鋼啊!(大霧
原文謹摘錄如下,讓大家品品那個話本體的風格:
(何棲)將針線放到桌子上道:「這是嫂嫂給你做的鞋襪,做的冬
鞋,絮了厚棉,你試試若有不適的只管來告訴我。
小郎讀書刻苦是好事,也應勞逸結合,廚房熱著饅頭,不要餓著肚
子。」又道,「我們也不是初識,你既喚我阿姊,又喚我嫂嫂,凡
事不用與我見外。有想吃的,想要的,有不便之處,都與我說。冬
日天冷,你讀書時也不必儉省炭火,放一個爐子在一邊,上面燒了
水,既能烤火,又能有滾水吃。只一樣,不好關嚴門窗,免得氣悶。」
(3) 穩坐釣魚台:便宜行事的詩詞
這也不是我第一次在古代文看到這句詩(
不過這句詩詞似乎出處已經不可考,所以情況比較曖昧。
網路上查到最早有載的是《人民文學》1976年第6期:
「他如今是『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台』,單等撒網下鈎了。」
毛澤東1956年《在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中
也曾用了「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這樣的句子。
而,儘管在百度百科上稱這句詩詞的出處是封神演義,
但封神演義本文中並沒有這句詩,也沒有「釣魚台」這說法。
只能說,「穩坐釣魚台」有可能是後人借姜子牙垂釣引文王的典故寫成的。
好吧,在一本以唐宋為背景的話本體古代種田文讀到「穩坐釣魚台」,
比起前2條,嚴格來說其實也不算什麼大問題,
再說,在文中說出這句詩的人是個時不時就來個雪夜孤舟垂釣的雅人(
可能是作者有心想要映襯一下就順手用了,算我吹毛求疵好了(
(4) 土豆、玉米:時代錯誤的食物
這可能已經是原創板友人盡皆知的常識了XDDDD
我也是開始看原創小說(尤其是古代文)後才有這個概念:
馬鈴薯(中國慣稱土豆,非我們所指的花生)、玉米,
甚至番薯、番茄、辣椒等很多作物,都是舶來品,
而且是遲至明代才傳入亞洲的。
所以當我最近開看一度君華的《東風惡》時,忽然覺得不大對勁(
雖然作者完全沒有明確提點《東風惡》是以什麼樣的時代為背景
(可能在那個寫作年代還沒形成太多講究),
也可能就是架空,沒什麼嚴謹的考據(那個寫作的年代(
只是讀起來隱約有點五胡十六國或北魏的形貌,
總之,看到女主角香香拿馬鈴薯、玉米來做菜的時候,
就,呃,回不去了XDDDDDD
此外文中常常描寫香香做了各式各樣的家常菜,
雖然說的確也是令人垂涎三尺啦!
而且我對烹飪細節的描述常常是有看沒有懂(
但是要是仔細研究的話搞不好會發現一堆時代錯誤的烹飪方式(
不知道板友最近有沒有看到什麼有趣的穿越語例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