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您的留言和維權文,雖然我深感意外,但還是做出幾點說明。
您對我的主要指控為世情/奇情和音樂性兩個部分,以下分別解釋。
世情其實是小說中國古典小說中的一支,自宋元已有之,相關著作論述批評至明清皆備,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耙梳小說史時也有專篇說明。與之相對的奇情,是小說、戲劇中極
其常見正反對照手法,一正一邪,一黑一白,以此映襯/推進劇情。
文章的音樂性可由韻、複沓等手法表現,或由文言白話、標點符號的使用加以調節,其中
也牽涉到不同語言也會讓文章內部音樂性產生微妙變化;舉例來說,日本俳句和歐美、漢
文化的俳句就會有不同。討論文字/文章中的音樂性,甚至整篇文章中的張弛鬆緊,前人
談魯迅、沈從文、汪曾祺也多提及。
事實上,文章不只可以和音樂做出連結,也可和繪畫相互參照,東西方對詩畫同律的理論
發展途徑不同,但確有其事。甚至,音樂也可和繪畫互相對照,歌德1810年《色彩論》、
康丁斯基(1866-1944)早有論著。
我並不認為以上兩點是剽竊或參照了您的觀點,因為這不是您獨家販售。當然這恐怕不足
以說服您,但在我,莫名被這樣指控,我想我有必要更進一步解釋,並證明類似觀點並不
罕見,以免您以為我是東拼西湊飾詞推諉。
而您有沒有您獨創性的觀點呢?當然有。您提出過的寫離聲對死亡議題的側重,乃至指出
《替身》文中「英雄別戀」,以及前文提到蘇軾贈馬,又或《知否》文中提到的「畫皮」
,這些確實是您的獨創觀點和細心處。
我固然覺得您(及本版許多版友)在書評上頗多精妙處,也感謝那些文章對我的啟發和提
點,但我確實無意於剽竊。在我的《權宦》文底下,有版友提出與您相似,我雖然感到莫
名(原因如上)但只有簡單說明,也沒有特別向您解釋,若這是造成誤解的源頭,我很遺
憾,也願意在此補充說明。雖然(在我看來)是誤解,但客觀來看確有好幾處雷同,我可
以理解您為何做出這個指控,當時也應該處理得更細緻,以免造成您的不快,以及後續風
波。我願意就我當時未能處理妥當這部份做出道歉。後來,為避嫌,我也盡量錯開版上別
人寫過、非常精采的推薦書來作推薦,另外無論此事前後,蒙版友或本版推薦的書單,我
也都有在文章中註明。(沒有到指名道姓地步,但應該大部分都有寫明這是版友推薦云云
)故此,我自認為我並無竊據之犯意。
另,按常理,倘若我有心剽竊,似無必要直接留言稱讚。這樣豈不是拆穿自己讀過文嗎?
(至於您說剽竊您的補遺,如果所指為今天下午發文這篇,呃我起初好像只有推文稱讚?
)
您文章中提出的另一個「疑點」,是我的推薦文水準不一。事實上,我的確沒辦法對每本
小說都有那麼強烈的共感,也不可能每次分析都到位,──說難聽一點,可能也不是所有
小說都禁得起分析細讀──而我在版上貼的推薦文前後橫跨數年,我也會成長,我的成長
固然來自讀過的文本與人給予的養分,但說這是抄襲誰,似嫌太過。
我很感謝您以及本版許多版友在分享書單、啟發觀點上的灌溉,我也對《權宦》一事讓您
不快感到難過,但您的指控,包含慣性剽竊您、無視您的忍讓和警告、尾隨您,恕我不能
接受。
您的維權文我今日第一次讀,口說無憑,但有心的話,閱讀記錄或IP您在後台應該是可以
查到的。
最後,是關於尾隨的指控。讀原創在我是閒暇消遣,偶爾進來看到版友書單或推薦文,看
了一陣子,自然也有我個人自覺與我口味較接近/我信賴的推薦者。推文感謝,於我也屬
常理。但如果我在誰的後面推文就算作尾隨,我想這有點擴大解釋了對尾隨一詞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