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動物稀少了

作者: goodfish700 (好魚)   2013-02-17 10:14:25
※ 引述《henry761209 (雨軒)》之銘言:
: 今天和家人逛動物園
: 人山人海
: 這幾年多了很多新動物
: 從無尾熊到企鵝 大熊貓 丹頂鶴
: 但逛了維基後才發現小時候動物園裡的動物好像真的比較多
: 印象中當時非洲區很大
: 但現在非洲區動物真的少的可憐
: 台北動物園由於飼養動物缺乏經驗,也或許是內部管理失當,已經陸續養死相當多的動物
: ,其中包含 紫藍金剛鸚鵡、九袋犰狳、黑冠松鼠猴、棉頭捲尾猴、北極熊、彩面山魈、
: 大衛神父鹿、白髯角馬、東非條紋羚羊、美洲虎、土豚、長頸羚羊、美洲獾、阿拉伯直角
: 羚羊、剣角羚羊、棕鬣狗、條紋鬣狗、獵豹、黑背狐狼、銀狐、紅狐、灰狐、漷狐、狸、
: 湯氏瞪羚、跳鈴、黑犀牛、大扭絞條紋羚、冠豪豬、叢尾豪豬、黑犀牛、紅額須猴、南非
: 猴、跳野兔、紅狷羚羊、台灣狐蝠、雪鴞、小型天堂鳥、叢林犬、華麗天堂鳥、捲尾食蟻
: 獸、中國娃娃魚、迪克羚羊、美洲豹貓、南非劍羚、垂耳鶴、澄腰鼠、金曼蛙、紅喙巨嘴
: 鳥、黑犀鳥、藪貓、白椋鳥等....不勝枚舉,一年經費高達4億5千萬的動物園,藉口卻總
: 是獸瑞或是動物自然老死,繁殖與死亡不成正比,需要反省(來源請求請翻閱動物園雜誌
: 台大有合訂本) 。
: 這是轉自維基的資料
只就 wiki 的資料來說
編這篇 wiki 的人,顯然加上了自己的主觀情緒判斷
照其說法看來這些動物"都是"養死的,都是英年早逝
那麼多小型動物,壽命根本就不長,要是沒有再進或再生
生命週期過了當然就是自然的過去
不同種的動物,繁殖生理和行為都有不同,發情期配不起來或是根本先天不孕都有可能
不是公的母的放在一起就保證生子
生最多的其實就是斑馬和狒狒、黑猩猩那些,多到公母要分開管理
動物園不是公眾寵物展示場,每一隻動物都有個性、都有獨特的生命地位
每一位獸醫都很認真在監測動物的健康狀況
動物的死亡,即使其中真有一些是失誤(事實上也有)
但如此把動物園寫得好像故意、失職一樣,是很不公正的
: 也勾起小時候的回憶
: 至少筆者記得曾經有的有四不像 狒狒 鬣狗 山魈 黑猩猩 小貓熊 紅毛猩猩
: 但這幾隻真的都沒見到了
四不像多年前已經過世,現在全世界沒有野生個體,只能靠動物園間彼此交換
但因為口蹄疫法規緣故,現在偶蹄類動物很難進台灣
東非狒狒、黑猩猩、鬣狗,全都在非洲區過得好好的,而且前兩者還多得不得了
紅毛猩猩,雨林區過得好好的,前幾年也生過一隻
小貓熊,也還在溫帶區,向隅的下次可以再去拜訪
: 有點悵然若失的感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