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nypgand1 (祈附‧征前御祭)
2014-07-12 23:51:15ReckonBox 影音好讀版:
(內有圖解、戰術影片剪輯)
http://reckonbox.herokuapp.com/2014/07/12/ct-line/
亞洲盃中華隊,底線發球也不忘要來 Line 一下
12 JUL , 2014
不囉嗦,今天我們來看一下亞洲盃中華二隊的底線發球戰術。
首先是站位,相信不管在國內外、無論是哪一個層級、發邊線還是發底線,球迷們都看過
類似的發球站位。就像下圖所標示的,場內的四人站成一線,這種站位就稱之為「Line
」。
圖解:底線 Line 站位
http://goo.gl/usdLQo
這樣的站位將球員堆積在一起,再分批或一次像炸彈一樣開花,搭配掩護、走位,衍伸出
許多不同的發球戰術,所以廣受各球隊使用。
這次亞洲盃較為年輕的中華二隊,在短短的兩場比賽裡面也使用了數種不同的 Line 變形
, 我們就來看其中一個兩度直接取分的大類別。雖然跑法還是稍有差異,但是觀念大致
相同。
圖解:第一拍,前後兩兩拆開
http://goo.gl/afhMYZ
首先面對底線的第二位鋒線球員,要從靠籃框的內側繞過第一位內線球員,而這個掩護不
像一般掩護,並不會擋死。我們在《硬漢掩護是一門「消失的藝術」,但留著要幹嘛?》
一文中有講解過,現代掩護的目的多在造成防守方溝通不良的連鎖效應,這邊也是同樣的
例子。
延伸閱讀: 現代掩護 http://goo.gl/HOKvtf
另一邊,站第三位的控衛,直接往三分線外拉,直接設立開球的最後一道選擇。
圖解:第二拍,內線球員迎向底線跑動
http://goo.gl/bvfHxx
兩組都拆開後,設立掩護的兩人接著迎向底線跑動,分別往禁區籃框的兩側。原本站在首
位的內線球員往無球的弱邊、後面的內線球員則是往發球者同邊的強邊接應。
圖解:造成防守溝通不良,籃下二打一
http://goo.gl/mD7fRx
以截圖這球為例,Line 前方的劉錚、陳孝榮掩護組合成功地造成兩名約旦球員都去追趕
劉錚,一旦拆開,內線就是二打一的大好機會。
另外,大家可以看左下角的比分和時間,顯示充分的戰術設計和訓練有多麼地重要。這波
跑位不僅僅是進球,也成功地解決開賽三分半沒有 field goal 的大乾旱。
影片:中華二隊相似的 Line 底線發球戰術跑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wxWMvZXp4g
如果你的球隊也常常遇到這樣的問題,多多練習發球戰術,會是很好的一個開始。畢竟在
發球前,球員們有充分的時間站定位置和同時啟動,比起球賽活球進行中的戰術設立要簡
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