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台灣的籃球困境

作者: bobbiechubby (鮑比巧比)   2014-08-18 01:34:27
真的好想贏韓國。
但連續輸了韓國兩次,真的就是技不如人。
這次瓊斯盃的進場球迷更甚以往,
很大一部份的原因是中華隊的拚勁讓球迷看見了。
態度,中華隊是有的;
但若是說技術輸人,我覺得不如說是環境輸人。
-
國內最高籃球殿堂SBL也只是「半」職業聯盟,
而韓國KBL則是「全」職業聯盟,
「半」和「全」之間當然就有一定差異。
我不是覺得SBL球員就比不上職業隊伍,
相反的,我覺得環境虧欠他們太多。
-
台灣從來不缺有天分、態度也積極的球員,
但SBL的比賽少,實戰經驗也就相對少,
在之前還有洋將條款,限制身高限制薪資,
無異於減少本土球員可以與具有更好條件洋將對抗切磋的機會;
而球團的經營與行銷不佳,球迷少,市場就小,
能再投入的資金也就少,惡性循環。
-
人家說,台灣的HBL是台灣籃球的搖籃,的確
中生代的曾文鼎、陳信安....到新世代陳盈駿等人,都曾接受HBL的洗禮
然而到了大學後,似乎那些高中的球星就黯淡了。
由於台灣球員不若美國球員強調自主訓練,
到了大學因為不再像高中那樣密集的集體訓練,
便難以繼續精進,遇到瓶頸;
而最高殿堂SBL僅是半職業,大部分球員除了籃球員的身分
還身兼多職,練球的質與量自然就難以和職業球員相比。
-
經過這次瓊斯盃,明顯看見韓國隊的「強」。
老實說我根本不覺得台灣球員比較弱,
甚至,我覺得新的黃金世代才剛要接班,群星爭輝。
但整個環境對他們並不友善,
從薪資、教練、球員防護等,我真的覺得虧欠他們太多,
甚至心中有種想法,希望有天分的球員可以及早去美國、打CBA
然而,這就會變成台灣體壇的可悲,
什麼時候我們在自己的土地上不再有能力養育球星,
而是得變成美國、大陸的農場。
-
我們都希望中華隊贏球,但看看別人的環境,
再回頭看看台灣,唉
我們能要求他們什麼呢?
作者: peter2553748 (hakhim)   2014-08-18 14:58:00
推好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