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a430216 (aa430216)
2015-09-09 11:05:39※ 引述《relax726 (哥)》之銘言:
非常感謝李學林跟林志傑為國家隊的貢獻
他們兩位為國家爭取到的榮譽不應該被忘記
李學林因國際賽的傷病所造成的損失是巨大到令籃球員無法忽視的
其他國家隊成員的貢獻與努力也是值得肯定的
不過,話說回來,哪一國的職業球員沒有遭遇到這些問題?
中國、日本、韓國、美國、阿根廷、德國、法國、奈及利亞、伊朗、菲律賓、澳洲等等國
家隊的成員難道不會遭遇到此問題嗎?
只有台灣遭遇到參與國際賽會因此受傷的風險嗎?
當然不是
台灣球員受到的損害是最大的嗎?
當然也不是
看看美國隊的陣中替溜馬隊效力的保羅喬治,在一場對抗賽中腳骨折因此沉寂許久
他的損失有比李學林的800萬小嗎?
追根究底不在國家隊的薪水多少,當然也要給予基本的保障(如保險給付、激勵獎金等)
關鍵不就是在台灣培育球員的方式錯誤嗎?
同一批人打了十年還是這些老面孔,代表一些意義:
這批人真的很強;反過來說:沒有夠力的新人加入
沒有夠力的新人加入要怪誰?
如果只是拿一些「哪個國家不會遭遇到換血斷層」來掩蓋的話,恐怕不會比一日球迷好多
少
重點在於:沒有優秀的新血
看看中國隊的平均年齡:24歲,而我們的呢?
我們的主力都30歲以上,甚至到33
這不是台灣籃球的問題嗎?過於依賴某些球員
替國家隊打真的是個榮譽,不是為了金錢這大家都知道
球員自己可以評估是否加入國家隊
況且國家隊打的好也有機會出國打球
有得,也有失
投資難道沒有需要承擔風險嗎?
厭倦了這種文章,老是說球員多可憐多可憐
而不去思考問題的根源
稍微批評球員一下也不行
說真的,中華隊也不是非誰要打不可
真要像王建民那樣水平,就算被球監根本也無關痛癢
老是硬要跪下來求球員留下來
不但妨礙球員生涯,也是阻礙年輕球員發展的機會
檯面上這些人退下,也許是另一個更強盛時代的開啟
不爽打真的不用勉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