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李亦伸
有些人把中華男籃兵敗長沙的敗戰責任怪在中華隊總教練「阿三」周俊三身上,說他執教
太嫩,調度、用人有缺失,選了人不用。
阿三國際賽執教經驗確實還在累積,這是他第二次帶中華隊,許晉哲也是經過兩屆亞青、
兩屆亞籃、一屆亞運歷練,才修練完成,他也是時間、資歷累積過來的。阿三第二次掌兵
符,上一次是2011年,時隔四年,在國際賽經驗、閱歷和經驗上,阿三仍在學習和累積,
這是事實,不是藉口。
戰績不好,成績表現不如預期,當總教練的當然要負責,阿三一肩扛下,並向球迷和高度
待期的國人致歉,這是國家隊教練氣度和責任。阿三自評此行亞籃不及格,我欣賞他面對
輸球的擔當和勇氣。
從中華隊的用人和調度、細節去看,我並不認為阿三有什麼問題。
1、用人
阿三習慣用9人輪換,第10、11人是功能和改變比賽的奇兵,人手夠充裕了,他用人並不
保守。看教練用人要看大方向和大原則,不是只著眼在用誰不用誰。
在中華隊輪換用人中,主力外線射手就是呂政儒,陳順詳為第二選項,在林志傑、劉錚、
蔡文誠和呂政儒四名主力之後,再去批判為何不派上陳順詳,這毫無意義。
後衛也是,陳世念能防守、有經驗、有空檔外線能力,也是三名後衛中最高對抗性最強一
個。洪志善最準、最穩,陳世杰就是功能性奇兵,以速度和突襲取勝,三人各有功能,用
兩個控球主打,這很正常。
以今年亞籃賽表現和水平看來,洪志善非常不錯,陳世杰稱職,沒什麼好挑剔的。
2、調度
當志傑、劉錚非常出色的打了30分鐘時,蔡文誠、呂政儒打少了,出賽少了,這是正常調
度用人,陳順詳派不上場,這是任何教練都必須要面對的選項,你用了陳順詳,呂政儒或
蔡文誠、劉錚就有一個要回到板凳。
中華隊防守一直面臨問題,外線對位一直出現漏洞,輪轉協防一直跟不上,防守端多用劉
錚就是一種因應,蔡文誠、林志傑防守都不差,三人都是主力。呂政儒作用和功能在外線
、拉開空間,他在中華隊2-3區域防守帶釘人中,形成錯位被對手打掉或製造犯規,這也
是球場上必然要對的情況。
你不能責怪教練為什麼把呂政儒擺在場上,呂政儒用三分球、及時雨外線幫助球隊,打出
更多好球,挽回場上情勢,比他那幾次錯位防守被吃,關鍵太多了。用人、調度除了看整
體性,也要看場上需求和教練選項,這沒有對錯。
3、細節
在處理比賽和面對狀況的細節上,阿三確實是「保守」了一點,這跟性格、經驗、資歷有
關。
面對哈薩克183公分,33歲歸化後衛Jerry Johnson,他的突破、控球、節奏、破壞力真的
搞慘了中華隊防守,在防守針對性上,可以用劉錚、陳順詳去死釘Johnson,用與不用,
無關對錯,這是教練的執教觀念和選項。
面對黎巴嫩歸化後衛192公分、31歲的Jasmon Youngbloom,中華隊在防守端同樣疲於奔命
,防守的應變和針對性,關鍵就在教練的思維和觀念,太保守很容易陷入被動。但,這種
自由心證和認知,也難論對錯,更多是結果論。
以第一戰打完黎巴嫩,16小時後要打第二戰面對哈薩克為例,中華隊打完嫩巴嫩回飯店休
息已過午夜,早上還要起來吃早餐、練球、看影片、開會檢討、吃午餐,2、3點又要再趕
赴球場備戰4時45分比賽。有的教練會取消訓練緊急應變,有的教練會簡化激勵士氣,因
為這是非常時期,阿三則採取制式走完。
這也是結果論,如果比賽贏了,那阿三是對的,結果輸了,但兩戰之間沒有人敢做出建言
。
比賽針對性和策略、緊急應變,比用人、調度更重要,這是教練必須要克服的思維,保守
與太保守,很關鍵。
阿三從比賽結果和過程來為自己評分「不及格」,他承擔了一切。我給阿三「75分」,不
只是為他加油,這是他該得的,因為亞籃的進化和遽變,已經超乎我們想像和腳步。
http://media.pbplus.me/?p=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