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李亦伸 - 2016-08-22
2016亞洲挑戰盃籃賽9月在伊朗,中華男籃全新出擊,沒有曾文鼎、田壘、楊敬敏,沒有
主控陳盈駿,劉錚、周儀翔當家,這套新陣容打起國際賽「肯定會抖」,但挑戰更大的是
教練團。
目前看起看來中華男籃的主力會是蔣淯安主控,李維哲替補,劉錚、周儀翔是雙箭頭核心
,周柏臣、李德威、周伯勳是內線主力,前鋒胡瓏貿的強硬球風在國際賽也會派上用場。
這八人是瓊斯盃本土主力,也是教練團用兵核心,搭檔Q戴維斯,基本上九人輪換很固定
。
台灣籃球國家隊換血很妙,換血老的說退幾乎全退,吳岱豪31,曾文鼎32,田壘33,林志
傑34,說老都不老。西班牙Pau Gasol打到36歲,還是國際籃球第一中鋒,阿根廷Manu
Ginobili打到39歲,Luis Scola打到36歲,都是阿根廷無可取代的核心靈魂。
LeBron James打算在他36歲時代表美國隊參加2020年東京奧運。
我一直感慨台灣籃球走的路都很怪,令人無法理解。全世界都積極走在籃球職業化路上,
我們的職業籃球1999年3月垮台後,球團企業怕了17年。事實上是,我們己經等了17年,
也等不到職業籃球環境、產業成熟、球迷增加、市場夠大。
職業運動靠的是長期有序的經營、服務、行銷、精采比賽和球星支撐,球迷需要一個一個
累積培養,產業才能一天一天壯大,市場才會更好,不是等到產業成熟、市場夠大再來玩
職籃。
50、60年代NBA草創,NBA球員除了打NBA職籃,季外還要打工才能支撐他們的生活。
打了20年的WNBA女子職籃也是,WNBA球員在長達九個月的季外都要旅外打工謀生,WNBA的
薪資結構不像NBA,他們差了十萬八千里。
中華男籃總教練閻家驊帶著一票幾乎沒有在國際大賽當家的菜鳥、新血、年輕人上戰場,
這批換血球員的天賦、身材條件不如2001年,那一年我們除了陳信安、曾文鼎、吳岱豪、
田壘黃金世代,還有顏行書、陳志忠,那是非常世代。
我不知道中華男籃這樣的「換血」是幸運還是勇敢,這是決心還是改變,但除了帶著無比
勇氣往前衝,我確實替我們的球員、教練感到憂心。
中華男籃現在只剩下勇氣和拚勁,希望他能幸運一點,打出強悍的防守和團隊,展現年輕
力量和速度,打出讓人感動的好球。
換血工程應該是要老帶小,精明帶稚嫩,而且利用國內比賽或訓練比賽、國際盃賽去調整
,這才是國家隊換血、補強正常體系。
但瓊斯盃中華男籃有輸不得壓力,亞錦賽和挑戰盃又是亞洲最高級比賽,中華隊還真的沒
有比賽可以用來訓練、調整、補強、換血。
這趟亞洲挑戰盃之旅,我希望看到中華隊換血的驚喜和突破,期待新人有超凡表現,不要
抖到讓我們看了憂心。
http://media.pbplus.me/10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