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大颱風天好嗎?今天我趁著放颱風假的時刻也來跟各位討論一下SBL職業化的
問題。
其實每一年只要到了休賽期間或是國際賽被打殘的時候一定都會蹦出這個話題,每次
被討論的解決方案我相信各位也都看到爛了,不外乎就是:行銷、主客場、政府和財團重
視……,而近幾年也都會有立委或是高官放出要職業化的聲音,可是不久後就不了了之,
我最近看到足球版發出一篇專題為「沒有正常頂級聯賽,台灣足球進步個毛」,而我想說
的是「沒有足夠的競爭力,台灣籃球如何職業化」。
相信各位大大們也都愛看NBA,我第一個接觸的籃球聯賽也是NBA,後來台灣有了CBA
,我也瘋狂的支持,一直到後來CBA垮台SBL開辦之初,我還是非常的支持,因為當時的聯
賽還是有一定的競爭力。可是到了最近幾年,我發現我只能在瓊斯盃或者是國際賽場上找
回這份熱情。我非常支持台灣運動的成長,比起看到NBA中的體能怪物,我更喜歡看到鄭
志龍、陳信安等台灣飛人的優雅扣籃,我也比較喜歡看到陳金鋒、彭政閔、林智勝等人轟
出全壘打時的喜悅,可是這幾年看著CPBL的回升,我對SBL的期望已變成了絕望。
言歸正傳,NBA為何會如此的吸引人來觀看,因為行銷做得好、競爭力強又全球化。
他們的球團結合地方行銷打造出球隊在地化,讓球迷有歸屬感,所以光是票房就會有一定
的收入,身為全球籃球的頂級聯賽吸收了來自各國的頂尖高手,競爭力絕對不在話下,而
從二、三十年前NBA開始全球化後,球迷便已遍佈世界各洲了。
很多人會說SBL和NBA拿來比是懶叫比雞腿,我們沒辦法全球化、無法聚集世界頂尖的
高手,但是我們可以在地化、規劃完善的洋將制度啊。說到底籃球比賽就是一個娛樂節目
,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取悅觀眾和讓金主賺錢,觀眾想看的無非就是血脈噴張的畫面,而金
主想要的就是海噱大家的錢,可是SBL現在最主要還是由籃協來主導的,金主們基本上分
不到什麼錢,不像是CPBL是由金主們自己主導,這兩種主導方式各有利弊,如何找到一個
平衡的方式才是真正的問題,可以把經營和行銷聯盟這一塊交給各個球團去解決,轉賣球
隊和協助在地化則可以交給政府,各自有各自的分工才可以創造出更好的聯賽。
至於競爭力的部分正好可以搭配也吵了很久今年又被拿出來的雙洋將議題,雙洋將最
重要的影響就是提升票房和競爭力了,不過相對的來說也同時壓縮到了本土球員的上場時
間。這一點讓很多球團和球迷都無法支持,認為台灣的長人身高、技巧都沒優勢,還不能
在聯賽中拿來磨練。不過我認為我們可以一開始在引進雙洋將是先制定好對本土球員有利
的制度(ex:壓縮洋將上場時間),當大家對於本土球員有了一定的信任、本土球員有了一
定的能力後,再來放寬對洋將的限制才是解決之道,不要讓大家覺得本土V.S.洋將只會被
屌虐,也可以刺激票房和競爭力。
最後主客場制的部分,這就需要地方政府和球團去一同解決的問題了,從認養球館到
經營行銷一個都不能少,才會讓球迷們有歸屬感。富邦今年就一直在做歸屬感,可惜無法
在地化(唉~~~~
南向政策也是個可以發展的方向,今年高雄聖徒隊就投入了ABL(東南亞職業聯賽),
這舉動不但可以刺激高雄球迷入場觀賽找到在地歸屬感,也讓台灣籃壇多了份新鮮感,更
多了一個磨練球員的地方。現在依我個人的看法,高雄聖徒隊應該可以在聯賽中取得好成
績,刺激ABL的發展,讓ABL的競爭力更上一層樓,說不定也可以刺激SBL不至於繼續擺爛
,畢竟籃協再爛也不會讓東南亞聯賽勝過本土聯賽吧!(應該吧)
P.S.足球最近聯賽問題也有人提到要參加明年要開辦的東南亞超級聯賽,南向政策已經是
未來的趨勢了。
最近看到中華隊在亞洲的排名搖搖欲墜,我只能說當世界都在進步時,我們居然還在
原地踏步,等澳洲和紐西蘭加入後,台灣的處境一定更加艱難,一定要有所突破才行。
最後我只想說,我身為一名台灣人,我愛看NBA可是我更愛看台灣籃球成長也更想看
到台灣的職業籃球聯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