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台灣最難養的是長人還是控球?

作者: jjjohnny1282 (伏特加菲貓)   2016-12-19 23:42:07
台灣到底是控球難養還是長人難養?
這是看到最近幾篇文章的感觸。
其實台灣長人的問題已經討論好一陣子了...這邊先不多談
有趣的是,台灣的高中出現了一大堆「戰神」級的後衛,
然而台灣的控球這一環卻十分的有斷層?問題?
從 SBL 看起,陳則語、柯旻豪被裕隆前輩壓住,不過他們的確實力不如人
前有阿忠,現在有葛記豪、陳世念。
台啤的新人運氣不錯,蔣淯安還在養傷,呂奇旻近期歸隊,
于煥亞跟林瑞堃、吳敏賢搶的到時間,如今李愷彥上場也算有時間發揮,
他們倆位的困難要等蔣淯安歸隊才會出現XD
吳家駿運氣也不錯,彭俊諺從暑假就一路沒打到現在,就算歸隊也不會立即先發。
李維哲是目前國手等級,他可以跟成力煥搭配,
而可憐的就是簡肇熠了...明明他有身材、組織,速度我不敢說,
但是去年在裕隆一失誤就被換下來,今年在台銀去沒上場時間QAQ
金酒...林韋翰傷了,然後你就會一直看到簡偉儒出現濫投、失誤
好,其實還沒傷之前也會看到,怪了...這命中率。
富邦,球就是在豪弟手上,搞好四號位就好。
達欣的話,沒辦法,小四就當打之年,快樂教主其實真的很會幹分,還好現在專心第六人
不然呂濟而會被壓縮更慘,外線準準的王子綱那精美的上場時間,幫哭。
大概是因為他們今年很想養阿飛,周儀翔的球權與數據完全被犧牲了。
本來以為他今年要制霸整個聯盟的說。
台灣的控球在換血之後,李學林、陳世念、洪志善、陳世杰、葛記豪
形同是上一個世代的控球。
蔣淯安、李維哲入選國家隊,彭俊諺傷病不止,中生代算有戰力,
可是再往下呢?
22-24歲這群除了阿亞以外,大概都是替補了,
甚至因為球技上追不上前輩,所以不斷地壓在板凳上。
雖然我們可以期待陳盈駿回來接班、吳永盛一甩低潮、林明毅的能力更好,
但實際上,如果我們徵招不到旅外球員(含再下一世代的高國豪、林庭謙、唐維傑)
上面那群人,你要找誰?
作者: outsi (outsi)   2016-12-19 23:47:00
最難養的是教練
作者: iverson88   2016-12-19 23:52:00
長人連夠「長」的都沒幾個…
作者: ike0227 (阿豪)   2016-12-19 23:55:00
期待林明毅 運球真的好...
作者: JhoYng420 (白色風車)   2016-12-20 00:01:00
為了失言中放棄周儀翔 可能抹殺這個世代的希望 幫儀翔QQ他只是想去更高層級的CBA啊
作者: PoLiao (popo)   2016-12-20 00:08:00
比起控衛 真的是長人跟教練比較難養 控球本來就難速成你說的那個世代陳世念 陳世杰都是27歲後才"比較"穩定小胖被張學雷首次啟用時 也已經25歲
作者: OPPAISuki (OPPAISuki)   2016-12-20 00:14:00
全部都難養
作者: PoLiao (popo)   2016-12-20 00:15:00
像李學林 蘇翊傑 陳盈駿這種妖人還是不多見
作者: REI3173 (FF)   2016-12-20 00:18:00
是裁判
作者: s900144 (zaza)   2016-12-20 00:25:00
看不太懂這篇過幾年等上面的退了不就頂上了 現在檯面上的先發也都是蹲出來的啊
作者: super1315566 (台灣中國,一邊一國)   2016-12-20 00:28:00
我也覺得普遍581難養的是教練,兩年前電視台對黃萬隆和許晉哲有過專訪,他們也提到同樣的問題<在台灣,最優秀的教練都在高中籃球,籃球選手到了大專及以上的層級,往往缺乏好的教練銜接培養的過程以及是否有完善的競爭舞台與制度讓選手發揮
作者: NotUniqueSol (似乎不是唯一解)   2016-12-20 00:30:00
是控球出身的教練
作者: super1315566 (台灣中國,一邊一國)   2016-12-20 00:31:00
天花板再高或是潛力再被看好,都需要完善的舞台與培養
作者: dimitry1001 (5566)   2016-12-20 00:49:00
是教練+1
作者: annynovel (annynovel)   2016-12-20 02:00:00
有時候UBA感覺很強,結果到SBL變落漆,追根究底還是學生聯賽競爭強度不夠啊,產生球員很強的錯覺,到SBL就大失所望了
作者: tmei01 (gean)   2016-12-20 02:34:00
教練+1 看看那些西瓜都不覺得自己很爛只會怪球員
作者: OPPAISuki (OPPAISuki)   2016-12-20 03:06:00
因為SBL有洋將在禁區啊!等級就差很多了
作者: bigwesttt (bigwesttt)   2016-12-20 06:19:00
賴廷恩
作者: pkqooet (油口皆悲)   2016-12-20 07:33:00
教練+1
作者: AJIMMY (不要質疑你的信念)   2016-12-20 08:43:00
學生籃球和SBL程度落差太大 造成學生時期超強但之後被看破
作者: azbycxdwevfu (2013/05/22)   2016-12-20 09:33:00
我很好奇為何彭俊諺被期待4、5年沒進步,怎還有人覺得他是值得期待的新生代...
作者: PoLiao (popo)   2016-12-20 09:48:00
比起剛開始 彭14年打亞洲盃打得不錯阿 可是鄉民只關注他在接下來球季冠軍戰的失誤 現在他也該算中生代了控球身高185台灣不多見 國際賽對抗性也夠 切入防守都還OK
作者: dust369   2016-12-20 09:54:00
最難養的是裁判
作者: B9313147 (HERO)   2016-12-20 10:14:00
最難練的是態度,國外職業球員訓練時間都不知道是sbl球員的幾倍 雖然說他們設備好,投籃有機器或是人力輔助重訓設備跟教練規模大,我看絕殺24,sbl球員的一天就重訓1~2個小時,再去團體練球2~3h再去自主訓練1h,6h就沒了,就去吃飯回宿舍了等逛夜市,也許晚上還會秘密訓練4h啦不想被拍出來,不然就是我誤會了。
作者: q995bryant (小豬)   2016-12-20 10:17:00
因為對很多球員來講這就只是份工作啊,能養活自己就夠了,下班了又有多少人還在努力充實自己的?只是大家平常下班後的時間不會被拿出來放大檢視所以才覺得球員好像很不努力,其實一般人生活本來就是這樣
作者: sj210444 (槍手打手槍)   2016-12-20 10:43:00
剛要推教練 一樓就講了XD
作者: b9112320 (BING)   2016-12-20 10:58:00
台灣籃球發展的不錯了 只要再加強進攻跟防守就好
作者: whitestripe (light me up)   2016-12-20 11:20:00
不是我在幫球員講話 6小時還不夠嗎..........六小時多拼了耶................能每天六小時的話我超超超佩服的而且態度問題........老話一句 專項化太早我自己是覺得 六小時聽起來還好 你真的有認真從事一項運動的話就會知道每天這樣操有多噁心訓練六小時跟上班6小時不一樣捏................
作者: kshsbug (只記得無敵鐵牛)   2016-12-20 11:32:00
如果是休賽季期間 一天6小時不太夠吧 但是要有專業訓練師在旁邊協助指導比較重要 針對球員開專屬的菜單
作者: whitestripe (light me up)   2016-12-20 11:39:00
如果是專業訓練師 在休賽季期間每天開不止六小時的的菜單我會非常非常失望給完全不懂運動訓練的 我給你關鍵字 孤狗完再來回覆off-season periodization
作者: westfan (林北就是壞)   2016-12-20 11:42:00
誰會在乎你失不失望 頗ㄏ
作者: whitestripe (light me up)   2016-12-20 11:43:00
孤狗完要討論歡迎 但是如果你孤狗完跟我一樣覺得每天六小時真的已經很操的話 也想一下 為何土法煉鋼依然那麼受歡迎
作者: scatology (scatology)   2016-12-20 12:15:00
就不是職業的啊 差不多就好啦
作者: b54102 (可問江湖頂峰)   2016-12-20 12:26:00
黃萬隆跟賈凡問題就一樣啊 帶不動大隊 XD
作者: a3770709 (卡斯特七號)   2016-12-20 12:29:00
SBL不可能一天花六小時拉 大學生都不可能了
作者: samsam80821 (歪的)   2016-12-20 12:36:00
六小時超多了好嗎....是要多少不是量多就是好
作者: shifa (西法)   2016-12-20 12:42:00
訓練要點在質,量只是一種手段,SBL這樣的狀況可以要求自己拿出職業級態度與球技的,大概都已經在或是目標前往CBA了
作者: kshsbug (只記得無敵鐵牛)   2016-12-20 12:46:00
我大概知道你想說的 因為訓練要考量球員的身體和回復但職業球員的訓練不只包括體能 技術、影像、心理層面都有專屬的課程可以學 算一算一天應該可以不只六小時當然訓練的質很重要 不是量大一直做就會贏
作者: louise13 (*-/0%$^$#@@!#%^)   2016-12-20 12:55:00
台灣各行各業的薪水都這麼爛,什麼資格要求態度
作者: AJIMMY (不要質疑你的信念)   2016-12-20 13:00:00
最難養的是教練和聯賽裁判
作者: ericlin84 (逃離戰場)   2016-12-20 13:03:00
不是裁判嗎
作者: jordonmi (鍵盤乳鴿)   2016-12-20 13:41:00
我以為是靠鍵盤維生的酸宅
作者: shifa (西法)   2016-12-20 14:09:00
記得之前看過LBJ的休賽季訓練菜單,內容沒有特別硬,但是重點是菜單要開的恰到好處,過猶不及都不對。休息其實也是訓練之一,沒有足夠的休息時間,肌肉累積疲勞除了容易受傷之外,造成長期疲勞也會降低賽場表現
作者: stone801118 (stone)   2016-12-20 15:48:00
台灣沒長人!
作者: wtfskysa   2016-12-20 17:54:00
之前帶中華隊2014亞軍外籍教練不是說我們練太多嗎
作者: a33071201   2016-12-20 18:12:00
是球場
作者: peiheng10 (行動式焦皮)   2016-12-20 18:28:00
再多一兩隊吧
作者: tmei01 (gean)   2016-12-20 20:25:00
訓練講求效率不是時間 那個說六小時太少的…
作者: Hmred (敏鴻)   2016-12-21 00:29:00
籃協最難養
作者: kenlin0105 (冠強)   2016-12-21 00:39:00
當然是長人啊廢話
作者: tahikuro (無是當事人不想上到表特)   2016-12-21 13:12:00
六小時沒有練到重點也是白費 變成健身而已自主訓練太少 團隊訓練太多
作者: tracy199078 (艾倫)   2016-12-22 15:13:00
絕對是教練 各種無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