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世大運我們在多個項目都有傑出表現
其中男女籃更一掃最近國際賽的低潮
打出不少內容精采的比賽
然而我們在看到現在戰績的同時也應該知道
這些比賽成果的背後
是從2013年就開始的保七搶五計畫
還有針對2015世大運成績做出的果斷調整
這不是幾個月或一兩年
而是歷經四年,中間男籃還算是半砍掉重練的漫長旅途
然而尷尬的是
從2014年男籃亞洲盃經驗來看
這種針對某屆賽事的計畫
即便對應賽事層級
而可能有非常長期的培養與集訓
但一旦賽事結束、培訓計畫也隨之落幕
我們花了好幾年建立的隊伍也就隨之解散.....
當年Otis Hughley打造的亞洲盃銀牌男籃
在2014之後別說以同樣陣容出賽國際賽
甚至連教練本人都被調去帶女籃然後解約
(Otis目前在CBA新疆隊和中國國家隊擔任助教負責球員訓練)
2015老將黃金陣容、2016又大轉彎改徵招以SBL球員為主
到今年又出現過去三年主力培養的一些球員沒有入選名單
說實話這樣年年逢縫補補改來改去
就算都是阿三帶又有什麼意義?
每次集訓還不是又要從頭再來?
現在我們正在一個關鍵的時間點上
針對接下來的資格賽跟明年2018亞運會
我們可以一樣複製貼上每年的集訓計畫
然後一樣看總教練難產、阿三勉為其難來接又被幹爆
喬出來的球員名單又有誰被配掉、誰不能來硬要選
而這支世大運代表隊也就跟2014亞洲盃代表隊一樣
淹沒在歷史中、只活在回憶裡
當然我們也可以再次努力傳達我們的聲音
即使以2014年的經驗來看機會渺茫
但如果真的有機會可以留下教練並繼續集訓計畫
甚至依照這次的成功經驗
以少年優秀球員組織2019台中東亞青年運動會代表隊培訓計畫
讓吳沛嘉、張鎮衙、譚傑龍這批球員能繼續青年代表隊的同隊經驗
並在他們成長時給予更專業的培訓
那等在我們未來的
也許沒有下一個田壘阿鼎志傑
卻會是一個更有凝聚力跟團隊意識的球隊
很多時候身為球迷我們只能夢想
但昨天的臨時轉播證明了
即使是夢想
當夠多人敢說出來並堅持
就有機會成真
而我們真的太需要這樣一個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