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家「職業化」起手式 為籃壇帶來巨大衝擊
2017-10-12 11:52聯合新聞網 球評李亦伸
一年3000萬預算,五個股東投資,找上彰化做為主場,撿來被SBL超籃汰換的年輕球員,
配上三個洋將,ABL東南亞職籃聯盟台灣球隊「寶島夢想家」用職籃身段和經營手法,勇
敢逐夢。
夢想家從球隊Logo設計、視覺、媒體公關,到官網、文宣、球員包裝、賽事安排、總體規
畫動員,都很接近「職業」,他們剛起步,面對未知的市場,挑戰不可測的變數,在東南
亞一個次級職籃聯盟追逐職籃夢想。
為夢想而戰,很容易讓人感動,激勵人心,得到更多支持,這不只是熱情、責任和願景,
更是追求圓夢的過程,不管球員層次在那裡,不論球團背景、企業能力有多大,夢想家都
在逐夢,為自己和理想而戰。
為現實而戰,就失去那種感動人心的DNA,也失去讓人關注的能量和幻想,SBL超籃就面臨
這樣的衝擊和挑戰。
SBL超籃七隊,除了金酒一年預算不到3000萬,其他六隊至少都是3000萬起跳的球隊,一
線球隊甚至超過5000萬。但我們總是聽到主事者和企業老闆說,「台灣還沒有玩職籃的市
場」,這句話說了快20年,台灣籃球只為現實而戰,果然癱在這裡20年。
台灣籃球希望在這裡,不在大陸。大陸職籃CBA一支球隊年度預算都是3億台幣起跳,光是
洋將就要佔去1億預算,另外經營、行銷、培養年輕幼隊,至少又是2億投資。
但全世界都沒有人真正知道,CBA球隊的總體營收有多少?電視轉播金、廣告、票房、商業
夥伴、商品銷售有多少是真的?CBA球團企業跟地方省府的結盟和合作內容,又是什麼共存
共生方式!
過去20年,我一直不懂為什麼台灣籃球會有人一直有把市場和希望擺在中國大陸,然後台
灣籃球發展和職業化一直延宕。
夢想家是拼湊出來的陽春職業球隊,但他們告訴球迷,3000萬職業球隊也可以不那麼陽春
,真要玩職業籃球,要開拓市場,要經營主場,要培養更多年輕球員,3000萬也可以很有
效職業化,玩好職業籃球,也能激勵人心,更能創造許多讓球迷感動和支持的故事,只要
他們能打出更精緻的比賽,營造出更好的氛圍和比賽內容。
這就是台灣運動產業最需要也最欠缺的「文化和智慧ID」。
文化需要慢慢累積,需要深層智慧和各種細節的總和,從經營、關注、行銷、球迷服務、
媒體公關、社群操作,到訓練、主場、自我要求、營運、球團文化的建立,每一個細節都
是DNA,這些DNA結合起來,就是最強大的市場和能量,也是最能感動球迷,刺激媒體的元
素。
南韓職籃KBL,日本職籃B League,大陸職籃CBA八九成以上的球隊都是虧錢,中職四隊最
多也只有一支球隊偶而可以盈餘,但他們都積極走上職業化,因為這才是國家、社會、企
業和體育競爭力的展現。
職業籃球不是只有現實考量,職籃市場更不能只有比賽勝負和總冠軍。夢想家帶來的激勵
和故事,他們會吸引更多球迷關注和討論,他們也能給台灣籃球發展當頭棒喝。
https://udn.com/news/story/7003/2752283?from=udn-catelistnews_ch2
作者:
dick3588 (台南扛霸子)
2017-10-12 14:52:00哪個國家叫大陸 ?? lys88
作者: Arcadium (阿可迪m) 2017-10-12 15:38:00
n巧 這兩個都叫中國呦
作者:
jojojet (jojojetjet)
2017-10-12 16:38:00什麼叫有人,不就是我們偉大的丁理事長
作者:
elve7878 (Rev34)
2017-10-12 17:05:00科科
作者: emp675 2017-10-12 17:40:00
...
作者:
DFTT (不要餵食巨魔)
2017-10-12 18:20:00lys文一堆無意義的詞藻 看了就煩
作者:
k109rgx (lucas)
2017-10-12 18:38:00其實有些想法跟艾迪很近 噓的人有認真看嗎
作者:
otani666 (otani666)
2017-10-12 23:01:00中肯
作者: a09898966656 (游肥) 2017-10-12 23:17:00
中肯 別看人就噓
作者: KevGarn21 2017-10-12 23:36:00
20年那段以上都很現實也貼切 lys平常廢文連發 本篇有失水準
作者:
serv828 (佩琪)
2017-10-13 21:27:00丁丁是台灣籃球職業化最大拌腳石
作者: farooq (farooq) 2017-10-14 19:08:00
難得講的中肯,記得人家叫中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