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運動就是錢的運動,有錢才能辦事。
HBL與SBL本質上是兩種不同類型的運動 不能因為都是叫籃球就把他們互相比較。
事實上相同的就只有「籃球」這兩個字一樣而已。
看看SBL 7個球團
台啤
達欣
裕隆
台銀
台啤
富邦
金酒
看看韓國KBL的9隊
1.蔚山「現代」太陽神
2.首爾「三星」閃電
3.安養KGC:「正官庄人蔘」世界最大規模的高麗人蔘廠 成立1889
4.首爾「SK」騎士:Sk電信(韓國三大電信公司)
5.昌原「LG」獵鷹
6.高陽獵戶座 獵戶座食品業集團「韓國100大企業」
7.仁川東土大象 「KISWEL」大型財閥,生產鋼鐵,零售,化工和度假產品。
8.釜山「KT」音速彈:韓國三大電信公司
9.原州東浦新世代:DB Group大型財團,生產工業,化工,航運,保險和金融產品
台灣的SBL 7隊在韓國只有富邦算是可以有入場卷,其他真的只能玩沙
職業運動美國是以大市場來維繫、歐洲多數以俱樂部及市場來發展、
日本財團與市場做平衡、中國以市場及省內政府、企業共生
韓國以財團來扶持。
台灣單靠「熱情」及小企業是無法走到職業的。
目前職棒的統一、富邦、中信都是OK、桃猿算是異數、能不能持久很難說、當然希望SBL
也出現這樣成功的經營方式,但是這有點是丟骰子,運氣成分。
目前SBL只有富邦不是運氣,如果他想玩的話。
大家都不喜歡財團但是如果統一、國泰、中信、中鋼結合台啤、中華電信結合台銀等、
或是結合知名運動品牌及民生消費通路,才有可能往前進。
不然SBL就是這樣,完全是沒希望的。這不是台面上除富邦外單一球團能處理的。
所以能打就好。不要玩不下去就可~
作者:
zkow (逍遙山水憶秋年)
2018-03-13 17:03:00新聞只會報SBL場外的...
作者: GeorgeHaruko 2018-03-13 17:05:00
女籃不是也有國泰 但是看的人數比男籃少吧
作者: hugr85 (hugr) 2018-03-13 17:10:00
桃猿 不是四隊賺比較多的 統一不是做興趣 其他三隊都虧吧
職棒場均也才5000多而已 希望能追上真的覺得窮酸企業就直接滾出聯盟吧
lamigo 是因為誤上賊船跑不掉只好自己生出一套生存之道XD乾脆把職棒經營成營利事業 不然當年如果有超過4隊 lanew 早跳船不要看韓國財團很大 真的慘澹的時候一樣會跑 比如現代獨角獸
作者:
Wilkie (gonna fly high)
2018-03-13 19:30:00581政府都有補助吧 不會倒的
作者:
Wilkie (gonna fly high)
2018-03-13 19:32:00你的引號括錯重點 重點是前面的地名 與地方結合建立認同感
作者:
Wilkie (gonna fly high)
2018-03-13 19:34:00nba也都是財團 但掛地方名才是重點 581什麼新北裕隆掛了地名但毫無認同感也沒用
作者:
akito555 (Akito)
2018-03-13 20:34:00才5000多 你覺得籃球要趕上要花多久時間!?
其實世界各國的籃球入場人數平均也都比不上棒球跟足球除了NBA外,菲律賓大概是唯一少數籃球平均入場能接近上萬人的
作者:
akito555 (Akito)
2018-03-13 20:37:005000多是四隊平均 LM去年場均是7596
財團進場就是要燒錢 燒錢是為了取得更大的利益 台灣市場不大 但這個市場都做不到廣泛的接受度 如何深根。職業籃球=企業的行銷費。可增加企業的能見度與永續經營。像中信這種企業進入職籃圈或是與富邦另組職籃才有生機。職籃明星在亞州除非是有能力進NBA 不然都是財團的打手,球員的老板不是球迷,球迷頂多是小股東或消費者,球隊灌地名或是行銷活動最終目的是壯大該財團,當然國營企業有這個野心也可,但平台要看得到未來。所以sbl還是當業餘就好。
作者:
njpbjp6 (N J)
2018-03-14 09:59:00追上場均五千就是大熱門了,七隊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