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中華白成立的目的是為了培養中華藍未來的可用之兵,聽起來像廢話,但是看了中
華藍白的比賽讓我感到疑惑。
首先是中華白的內線先發組合:王柏智,192的C幾乎不可能入選中華藍,陳冠毅,就算未
來入選藍隊應該是以SF的位置,也不會是PF。何不把這些上場時間讓給有身高的曾祥鈞、
孫思堯吸收經驗值,未來準備進入藍隊接班內線。還有狀元謝宗融,明明具備世大運的入
選資格,應該比王柏智更有資格打白隊先發中鋒吧,結果連白隊大名單都沒入圍,只能在
藍隊坐板凳。
再來中華藍的部分,14年林郅為在白隊打得很出色,照理來說應該升藍隊繼續培養了,結
果15、16、17年在藍隊幾乎沒上場時間,反而把練新人的上場時間給周柏勳、吳宏興現在
已經消失的兩位。相同的狀況像彭俊諺也是這樣。今年藍隊這兩位打得不錯時我都想問,
為什麼前幾年不給上場時間練?(14年瓊斯杯對韓國2位表現超經典,YouTube上有完整影片
)
結論是,中華白應該以有入選中華藍的潛力去選材且入選後如果表現的不錯,明年請繼續
給上場機會,不要有一年沒一年。但是今天聽了小象對下一個歸化球員的態度,可以瞭解
籃協的做事態度,就是過一年算一年,完全沒有長期的計畫,如果籃協繼續這樣,台籃成
績大概就是這個樣子,不用報任何期待,球迷佛系看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