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看了U18亞青 還有韓國的亞太大學籃球邀請賽
得到一個鐵律 台灣的後衛反應遲鈍 無誤
首先 先從現象來討論
為什麼在罰球線上的取分 與敵隊差距會那麼大?
因為我們罰球超爛 看看孫思堯 還有號稱HBL KD的馬建豪 那什麼命中率
然後 罰球次數 我們也幾乎場場都比人家少 為什麼?
因為犯規一堆阿 那怎麼會犯那麼多規?
很多人把責任丟給裁判 但我不這麼認為
看看剛剛亞太大學籃球邀請賽 我們對到的日本後衛
很喜歡上前壓迫 可是人家根本不怕 球盤個幾下 做個停頓變向的動作
我們的後衛都要到對方身體已經超越自己一步才反應過來
然後就是伸手去推擠 拉扯
簡單來說就是被過的那一步 反應不過來 變成只能用手去防守
這叫裁判怎麼不吹你?
還有這個現象在 被大家捧的高高的林庭謙身上更是嚴重
今天也五犯
近幾年的趨勢就是 後衛找越高越好 結果呢?
miss match 落位單打 有哪個大後衛有展現出來 防守的壓迫性有變好嗎?
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亞青U18
一堆hand check 結果才在抱怨裁判亂吹
我覺得 這就是把高個的定位往下拉 為了提高身高 在反應上付出的代價
然後 沒身高 又沒反應的 拜託 可以不再在選了嗎?
我在說誰?
188啦
今天第四節是投進關鍵兩球把比賽帶進延長
不過防守悲劇到鄉民直接去守 跟他也沒差多少
直接被踩一步就過 叫他守禁區 就是手舉高高被AND1
最後跟大家討論一下
大家都知道 身高沒辦法訓練
那反應這東西 有辦法練嗎?
個人認為 效果很有限
亞洲最好的例子就是中國
而現在中華隊一直要把身高往上拉
把195以上的長人拉去打2號 反應有辦法追上其他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