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哪類型的台灣球員較有機會登上nba舞台?

作者: nocturne (曾經歲月)   2019-05-29 00:31:51
: 真正獲得成功?)
: 在不像中國 擁有誇張身高球員的情況下
: 將台灣已經十分稀有的2米以上長人作為123號位來培養是否才有可能培育出nba球員?
我一直很喜歡這個話題,也來閒聊一下,
首先F跟C我們都知道因為跟黑人運動能力差距太大,
所以要有那個身材+運動能力,以人口基數來看不太可能出現,
所以就先不提,以本土台灣人(黃種人)來說,
最有可能的位置自然是G,
以現在NBA來說,SG三種常見類型
1.防守型3D ex.KT
2.暴力進攻型 ex.CJ
3.CS射手 ex.KK
我想台灣後衛以身材及彈跳能力/臂展來說,3D應該不太可能(因為沒有D),
所以1類型不太會有,2則是類似CJ、魯長老這種,攻擊強,身材矮,防守偏弱,
但說真的,我們也不太可能有這種進攻能力,不到190的後衛能在NBA靠進攻火力生存,
那種進攻手段都強的恐怖,
所以只有3這種,定點投籃,極準,一上場call幾個特殊戰術,拿到分數就可以下去的適合,
這種球員通常都不會是先發球員(因為防守太弱),
但是照以前Kerr/KK這型來說,如果你有一手超準的外線,
只要身高不要矮的太扯(186+),打替補當等球射手型的腳色球員可能有機會[1]
再來是PG,控衛畢竟是身材最弱的一環,
對於亞洲人來說比較可能達成,
我們的球員如果有到6-2左右的身材且協調性,視野組織能力都不錯的,
就要在球員養成期就要打PG了,如果打SG就不可能有機會挑戰NBA,
而以亞洲人的運動能力來看,也不可能走攻擊型PG,
比較可能就是組織型的地板控球,穩穩帶過半場,組織進攻,
然後有一手穩定的空檔三分能力,如果又夠髒,可以靠一部分的髒去彌補防守不足,
參考樣板可以選老史[2]
我認為台灣人能"有機會"在NBA打球就是這兩型,
等球射手SG或組織型地板控球,
其他都不可能,
幹分型SG (Harden) , 攻擊型控球 (Curry) , 這種都跟我們落差太遠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