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啦
看自己國家的聯賽聯賽其實比較追求的是情感連接
SBL前面為什麼熱?
因為球迷對球員有很強的情感連接
這些球員都有很強的個人特質
成名多年有群眾基礎,很多球迷都是從高中出名一路追到打國際賽的
SBL中後期遇到球員出走潮,甚至有很多好球員都不在台灣籃球圈成長
所以在劉錚田壘這些最後的球星也出走後
SBL突然陷入沒有什麼新生代球星出來撐場面的窘境(除了小安算一個)
而沒有新生代球星,也造成那些高中追球星的球迷沒有辦法被SBL吸引
老球迷跟走球星走,新球迷沒有進來
就自然衰退了
現在回頭看,在劉錚出走後的幾季選秀首輪其實還不差
13~15季首輪名單一列
施顏宗 蕭順議 呂冠霆 柯旻豪 于煥亞 楊興治 林任鴻
張宗憲 蘇奕晉 范士恩 黃聰翰 翁嘉鴻 李愷諺 吳家駿
謝宗融 黃泓瀚 李家慷 盧冠軒 吳曉瑾 盧捷閔 溫立煌
當中也不乏有名氣跟特點,可以培養造星的人選
但無奈最後能扛起SBL看板的球星沒有幾人
真要認真算,則只有在SBL沒什麼代表作,甚至出場數相對少的憲哥了
所以SBL衰退與其說是形象問題,不如說是被抽血又沒有新血
導致整體聲勢跟關注下降而產生的必然結果
想想看
如果現在的SBL裡面有龍貓、盈駿、姊夫、高國豪、譚傑龍、孫思堯
甚至是年輕一點的林庭謙、唐維傑 (當年陳順詳跟他們差不多年紀就在打SBL了)
我想看的人至少是現在的好幾倍吧
所以新聯盟要成功,在我來看無非是能找到新的看板
當年SBL先有林志傑、楊敬敏、吳岱豪返國、鄭人維、蘇翊傑、呂政儒爆發年
幾乎每年都能有驚奇跟新看點
現在沒有ABL的國際對抗賣點,新聯盟除非能讓新生代球星回流(至少也來個周儀翔)
或是有天降球星橫空出世(譚傑龍可能來嗎?)吸引媒體目光
否則我是覺得長遠來看不怎麼樂觀就是了
P.S:12季選秀首輪是SBL最後的黃金梯
林郅為 陳冠全 盧冠良 周儀翔 蔣淯安 陳兆豪 李啟瑋
都是在SBL打先發甚至球星的等級
前面不同意 SBL初期靠的是HBL明星帥哥迷弟迷妹有顯著男性球迷的可能只有志傑信安但這些都和本國情感連結無關新聯盟就一定搶的到高國豪?新聯盟的旁邊還有中國 Don't forget
作者: Hohenzollern 2020-07-10 19:10:00
SBL先是碰到各隊戰力失衡 接著是球員出走CBA
劉錚一打出人氣就去中國CBA光是培養有什麼用閻家驊雖然出不起 但他很樂意讓球員出去賺錢這個你們不是都很欣賞嗎?裕隆達欣綁住信安田壘 但留住票房台啤放走志傑劉錚 失去票房新聯盟必須好好思考如何跟中國搶人
作者: Hohenzollern 2020-07-10 19:44:00
2007暑假緯來東森台銀的主力出走到裕隆台啤達欣 沒進季後賽的球隊可以找洋將又不太愛找 球賽容易一面倒誰想進場 看電視轉播就好了 結果新莊最慘整天票房76人 隔年球季緯來ESPN就不太想轉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