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30 05:30
記者梁偉銘/新聞分析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台灣籃壇雖未上演「三國演義」,卻已形成「雙城記」
。新興職業聯盟P.League+,已與既有的SBL爆發利益衝突,尤其新竹熱身賽炒熱人氣後,
雙方檯面下角力持續升溫,屆時12月兩聯盟各自開打,對台灣籃壇究竟是福是禍?答案很
快揭曉。
球星、資源、人氣 大幅流失
在前男籃國手陳建州主導下,籌備5個月的P+聯盟已經亮劍,由先前加入ABL東南亞職業聯
賽的寶島夢想家、台北富邦勇士隊,及桃園領航猿(璞園)、新成立的新竹攻城獅組成,
預計12月中旬開季,由於採職業賽制高規格、落實主客場、薪資沒設限,不但兼具新鮮感
和話題性,又肯砸大錢行銷宣傳,前景頗被看好。
P+聯盟來勢洶洶,讓深陷瓶頸的半職業SBL備感威脅且壓力沉重,日前宣布成立SBL球團委
員會,選出九太科技董事長沈會承擔任召集人,嚴陣以待擺出架式,硬碰硬能否抗衡,恐
怕不太樂觀。
如何良性競合 影響籃壇甚鉅
其實現有的台啤、台銀、裕隆、璞園、九太這5隊,大多曾經歷過往SBL榮景,如今眼看球
星、資源被新聯盟搶走,已淪為「農場、次級聯盟」,難怪部分球團高層不滿之餘,私下
透露:「且戰且走。」甚至明爭暗鬥打不過的話,不排除乾脆跳槽P+聯盟。
20多年前,中華職籃CBA盛極而衰的教訓,迄今仍是體育界最深的痛,如何用良性競爭取
代內耗惡鬥,甚至暫時放下恩怨情仇,尋求合作互補機制,進而整合為「升降級」模式,
考驗兩大集團主事者智慧,而寶島籃壇的轉機,或許就在這最壞,也是最好的關鍵時刻。
https://sports.ltn.com.tw/news/paper/140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