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在關注我對 #中華男籃 備戰 #亞洲盃 資格賽相關文章,應該很清楚出,在新冠肺
炎疫情持續籠罩下,我是反對 #中華隊 出征資格賽,即使是以「泡泡」賽區模式進行,
這個看法與立場到現在一樣沒有改變。
#中華民國籃協 原先的態度也和我一樣,所以才會在去年11月資格賽第2階段賽事,因疫
情考量,既未提出集訓大名單,更遑論組訓計畫,並在體育署「強烈不建議參賽」情況下
,向FIBA亞洲籃總提出延賽的請求,也因此缺賽。
但是亞洲籃總姿態更「鴨霸」,就在2月資格賽第3階段開打前夕,先行文警告包括中華民
國籃協在內,第2階段未參賽國家的籃協,不得再缺席第3階段賽事,否則面臨罰款與停權
的處分。中華隊第3階段賽事是被分配在目前疫情嚴重的日本「泡泡」賽區,表定2月16日
要抵達比賽地點,不用隔離檢疫,只要持核酸檢測陰性,即可進行18日起的5天4戰。
今天籃協也收到正式的懲處公文,遭罰款16萬瑞士法郎(約504萬台幣)並扣資格賽積分2分
,但在呼完巴掌後,亞洲籃球又給糖吃,在公文中又提到如果中華隊配合資格賽第3階段
賽事,懲處將減半,也就是只要罰款8萬瑞士法朗(約252萬台幣)與扣積分1分。
這也是為何籃協必須在6日公布涵蓋 #SBL #超級籃球聯賽 與P+聯盟(P.League+)在內,各
12人、總計24人的大名單,並在12日進行報到,當時24人全數出席,且隨即進行首次集訓
,但昨天第2次與今天第3次集訓,P+聯盟就以防疫為由代球團與球員請假缺賽這2次練球
且表達不參賽意向。
籃協隨即發表措辭強硬的書面聲明駁斥缺乏防疫的說法,表示協會早在去年12月28日送交
防疫計畫給體育署,體育署也將在後天審理此計畫,唯有過關,中華隊才能出國,籃協負
責國家隊組訓的副秘長李雲翔(下圖左)也重申球員的健康與安全絕對是優先重點,即使屆
時日本疫情若仍顯嚴峻,即使面臨罰款與停權,不參賽仍是選項之一,希望球員先專注集
訓不用過度擔心。
面對SBL球團遭質疑並未詢問球員參與集訓與比賽意向,且未像P+聯盟一樣保護球員,SBL
球團委員會召集人 #沈會承(下圖右),今在探視中華隊集訓時,也再度強調SBL球團配合
籃協徵召,是有和各球團與球員溝通後所達成的共識,也非枉顧球員的健康與安全,而是
現階段都還只是在國內組訓,屆時最後16位球員名單出爐,球員若對疫情有疑慮,都可以
再協商是否出賽,沈會承甚至表態願意擔任領隊隨隊出征。
籃協是否可以針對不配合國家隊徵召進行,不要說「懲處」,而是「規範」?當然可以針
對聯盟與球員規範,因為P+聯盟在登記在籃協底下的聯賽,P+球隊也是籃協的團隊會員,
若真的要規範,可能出現的狀況就是洋將因涉及轉會問題無法到P+聯賽打球,P+聯盟球員
也會因未接受徵召無法享受兵役上的禮遇,但籃協會不會這樣做?我不認為會,一旦祭出
這樣的手段只會兩敗俱傷,讓台籃分裂、對立加劇,尤其又是因為疫情緣故,又非故意不
配合徵召。
籃協是在亞洲籃總施壓與疫情籠罩夾擊下,目前只能硬著頭皮且戰且走先集訓,如果不出
賽只是罰款,我支持被罰款,反正籃協與體育署應該是可以湊到錢了事,但若是停權的話
就滋事體大,台灣將無法參加FIBA舉辦的男、女籃、5對5、3對3各級賽事,連 #瓊斯盃
也不用辦了,因為FIBA不會允許會員國來參賽,本土球員將完全失去披國家隊戰袍征戰的
舞台。
看到這裡是不是既無奈、又無言,也不禁想起去年2月第1階段,馬來西亞以「義勇軍」模
式作客台灣慘輸104分,至少讓馬來西亞免於被罰款與停權的作法,是何其偉大的犧牲!
一旦日本行是無法避免的硬戰,中華隊是不是比照辦理?屆時若能湊齊人手出征一定要高
規格照顧他們,若湊不齊或根本不需要冒這風險,那就一起承擔後果吧!
https://www.facebook.com/bahia.blanca.728/posts/4236754403008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