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個議題,因為我提到職業聯盟存在的其中一個目的
所以也有人提出,聯盟存在的最大目的,是服務球迷、提升比賽精采度,賺取商業利益
並不是為國家隊賣命
的確我也認同這個觀點,我之前在中華隊出征亞洲盃資格賽
也多次提過職業球員沒有義務為國家賣命,要球員打國際賽,就應該給予合理的待遇
但這是另外一個議題
而且PLG的執行長黑人也說,PLG存在的目的之一,也是希望為國舉才
所以職業聯賽服務球迷當然是首要目的,但這也不代表不存在為國舉才的目的
也因此才想討論,職業聯盟外籍生名額的制度,對於為國舉才是否有幫助
而不是說職業聯賽存在的意義,只有為國舉才
但是不論是PLG還是SBL終究不是NBA
你看NBA可以純欣賞球技,但是你果你是純技術球迷,PLG或SBL,肯定無法滿足你
你看台灣籃球除了看球技之外,也是在看一種認同感
為什麼你會對戴維斯有認同感?
因為他真的是台灣的國籍,而且他有替國家出賽過,即便他沒打過NBA,但你還是尊敬他
為什麼你會對阿巴西有認同感?因為他從小到大都在台灣求學
而且他也真的有台灣的身分證,他的生活記憶跟你我一樣
所以也許他無法打國家隊,但你還是認同他是台灣人
但是一個只在台灣讀大學,而且很大的目的只是為了打籃球的外國人
你是不是真的有這麼大的認同感?這點我是有點質疑的
其次是學生籃球外籍生的部分,很多人說就是開放競爭,才會刺激本國大學生進步
這樣才仍夠整體提升台灣籃壇的水準
但如同前面提到,足球的前車之鑑,根本就是全面開放外籍生的狀態
可是台灣的足球,好像也沒有很顯著的進步
開放外籍生刺激本國生,當然是一種方法
但是開放還是要循序漸進,而不是一下子大門全開
台灣的大學棒球無限制開放外籍生,也許是增加競爭力
可是目前台灣的大學籃球就沒到那個水準,或許還是要先從每隊開放幾個名額做起
舉個極端一點的例子,如果現在每個大學都捧了大把鈔票,
把NCAA 64強球隊整隊搬來台灣,你覺得台灣有幾個大學生有球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