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ncuEE (NCUEE)
2021-04-06 08:25:37因為籃球的打法在NBA改變很多,大三分時代
所以你會的用現在的觀點去看會覺得200cm的田壘很強,因為有外線
但是從2000到2015這段時間,NBA還沒進入大三分時代
強的鋒線需要具備運球能力,切入刁鑽,投籃命中率高,甚至體能勁爆
田壘這些能力剛好都A而已,並沒有到S級
但是到了現在大三分時代,需要的是3D球員
他根本不需要切入了,三分練得準,跟他對位都沒他快高
當然很容易就有很強的印象了
所以他真的很強,長人的身高遊走外線,但是要到S級真的還早
看看韓國的那些鋒線你就知道我在講什麼了
那些鋒線就是切入刁鑽,投籃命中率超高
※ 引述《onijima (jin)》之銘言:
: https://upload.cc/i1/2021/04/06/pH7WNb.jpg
: 通常成績遠比記憶重要
: 像陳金鋒的實力連在日職要與其他洋炮爭都有疑慮
: 打國際賽也是被其他國的業餘投手K
: (早期有什麼洲際/世界盃/亞運 ...那種他國全業餘的比賽)
: 但問題他就是剛好幾個打數是刷到日職的一軍
: 使得球迷永遠都只記得那幾個打席
: 甚至出現0.091能震撼大聯盟的記憶
: 而籃球這種高比分的運動
: 除非是零秒決殺
: 否則很難對球迷以外的人留下難忘的記憶
: 至少wiki現在還沒有人幫他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