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職籃剛起步,可以多了解其他亞洲職籃的發展情形以此當借鏡
情報來源:古神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xiao.gu.397/posts/4737643326253074
=============================================================================
古小古
10 小時 ·
先前B聯盟主席島田慎二曾在上月中公開表示,2026年會進行B聯盟大幅改革,考慮縮編B1
,廢除升降制,預計將在B聯盟第十年執行,關鍵是什麼?制度帶動聯盟,現行作法通通
全部升級同時砍掉重練
島田慎二在先前的官方影片中再一次把困境講很清楚,籃球最大問題在於不是國民體育運
動首選,運動相關消費不是,興趣也不是,註冊籃球選手總人數在下降,興趣排名也不見
提高,基層球隊數量沒有提升,結果連B1和B2兩個聯盟之間互相競爭的球團資本都有極大
落差,怎麼能算正常發展?
於是島田慎二以執行長角度提出B聯盟改革願景,重整制度,原本做好放棄小奇蹟小確幸
,把制度推動聯盟進步,聯盟帶動日本整體籃球發展的執行手段進一步結合,強化、普及
、地域結合、人才培養還是關鍵,經營成效應當大於競技成績
首先,是球團營運能力為的大原則更進一步限縮,未來2024年前會擴大現行B1到24隊,接
著廢除升降制,把現有B1打為新B2,現行B2則變為新B3,未來新B1怎麼加入呢?必須先符
合下面三個標準
・一萬人以上場館
・平均四千人以上觀眾
・年營業額12億日圓
根據官方資料,2019年B1球隊營業額最高為11億日幣,2020年疫情前是18億日圓,但實際
上目前達到這三項目標的,只有千葉、川崎和宇都宮,加上萬人場館剛落成的沖繩有機會
達到,十足是把B聯盟砍掉重練
島田希望未來2026年新B1至少有十支球隊,至多不要超過18隊,慢慢走向30隊規模,B2未
來能不能升級不是看戰績,而是球團營運能力,如此一來,可以預期的是,B2規模會進一
步提高,然後他提到一個重點,職業聯盟能走多遠,不是看大城市球隊能發展到什麼程度
,而是二線城市球團能不能跟上
我應該跟很多人說過,台灣職業籃球能不能作為成熟職籃的指標不是六都有幾隊,而是苗
栗和花蓮能不能有穩定盈餘的球隊,如果能理解這一層概念,大概就知道島田慎二想要的
B聯盟是什麼樣子
所以說,喊過什麼台灣籃球進場人數要追中職的,應該不知道這句話和木村光希講過「未
來對象要比我爸還帥」差不多驚人,如果把這句話當真,可以挽起袖子回頭開始種稻插秧
了,而且和徒手不用農耕器具還用無毒農耕一口氣要重兩百甲地難度相差無幾
世界上籃球聯賽搞了半世紀,平均超過三千人的聯賽就是只有六個,超過中職的只有三個
,NBA、西甲ACB、澳洲NBL,台灣先確定草創紅利花完之後過後還有多少死忠鐵粉,再來
喊要不要超英趕美都還太早
所以,台灣要做的根本不是木村光希要不要找一個比他爸還帥的人,那根本不重要,木村
光希的對象就是他眼中有特色有價值的,跟木村拓哉一點關係都沒有,這才是台灣職籃要
做的目標
B聯盟沒把2016-2019每年觀眾成長十幾趴,打進世界盃出產NBA球員的榮景當作數據,他
們叫做period0,實際考驗聯盟營運能力是period 0之後的三年,稱作period 1,但第一
個三年2021-23才過半年馬上要大修,會不會更好目前還不知道,光是一個現行B聯盟是走
歐洲職業體系要轉變成半個美式體制,而且還要五到十年才知道能不能成熟,就是世界上
前所未聞,但如果制度沒有大刀闊斧升級改造,一輩子就是卡在這裡
世界上職業運動玩到現在,創立時期的制度就已經決定了這聯盟高度和能走多遠,沒人在
乎你草創不草創,頭洗下去就沒得收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