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02 亞運 (韓國 釜山) 台灣 50:113 中國 (負63分) 李雲光
2. 2003 亞錦賽(中國 哈爾濱) 台灣 61:121 中國 (負60分) 李清棋
3. 2021 亞洲盃資格賽(菲律賓) 台灣 66:115 中國 (負49分) Parker/鄭志龍
4. 2009 威廉瓊斯盃 台灣 64:111 約旦 (負47分) 鄭光錫
5. 2017 亞洲盃(黎巴嫩 貝魯特) 台灣 50:90 澳洲 (負40分) 周俊三
2018 世界盃資格賽窗口三 台灣 68:108 日本 (負40分) 周俊三
7. 2020 亞洲盃資格賽 第一輪 台灣 57:96 日本 (負39分) Parker
8. 2017 亞洲盃(黎巴嫩 貝魯特) 台灣 49:87 日本 (負38分) 周俊三
2017 世界盃資格賽窗口一 台灣 66:104 澳洲 (負38分) 周俊三
10.2006 亞運(卡達 杜哈) 台灣 65:101 中國 (負36分) 李雲光
==============================================================================
今天離02亞運和03亞錦的輸分紀錄還有一段距離
小將們表現不錯了
明天對日本也繼續加油啊
以前中國會放水 除了姚明阿聯太強放水還是贏60分但自從13 14贏過中國後 中國為了面子就不放水了身高差20年
台灣還曾經在亞洲排名第四還第五呢現在大概10~12吧
2006亞運 就是打慢 才「只輸」36分身高不能練 協調性爆發力很難練 結論:處處不足
身材?身高不夠身體強壯度有在追嗎?中國除了韓德君其他人身材幾乎都非常緊實健壯……台灣有時國際賽還會上陳冠全王柏智……
隔壁派個業餘都能屌電韓國職業,希望有朝一日能追上棒球的腳步
作者: nowitzki0207 2021-06-17 21:45:00
黑暗期還不見光明QQ
如果鄭志龍願意打慢 排名應該不會這麼前面我們大放血 對上姚明領軍之史上最強中國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