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儀翔這個狀況就是李學林化,也就是台灣球員為在CBA生存而轉換成角色球員導致喪失進攻慾望。
周儀翔當初去CBA的問題就是他在台灣頂尖的身體素質只是普通人,然後他的進攻模式又偏單一。
通常就是運球,往右切,然後往裡面切入 ,或是拉回投籃。
而在CBA通常切不進去,浪費時間後傳球給隊友,偶爾切進去裡面站一個洋將一個200多的中國球員,結果就是吃鍋。
偏偏他投籃又不穩,所以上場只剩防守功能,後來為了調適他就把自己練的更壯增加對抗性,加上投籃進步,轉成防守組加上傳球視野不錯偶爾還能兼任控球,後面就又拿到北京三年合約。
回台前狀況就更慘了,上場連投籃都不敢,本季甚至場均0分,不過其實也該給他調整,他回台沒有這麼多身體素質能跟他抗衡的。
多給他製造一對一機會切入單打本土,最差也能買到犯規 ,防守還能守小洋將,加上人氣能賣票,還是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