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PhanCalderon (You need Grammarly)》之銘言:
: 近期看到鋼鐵人如此用心的在經營陳又瑋
: 站在一支球隊的立場我覺得是再好不過
: 不過陳又瑋也表達如果有機會會想挑戰CBA
: 這讓我想到當時林志傑離開台啤的事
: 球隊壓了很多行銷資源在志傑上
: 結果後來他與許多球星就離開了
: SBL的人氣大受打擊
: 我是認為球員本來就應該要嘗試往上爬
: 球員有心想挑戰CBA、NBL(澳洲的)、NBA都是好事
: 但這是不是代表球團的經營策略要重新思考
: 也許台灣球隊不要有建隊基石對台灣籃壇比較好?(例如當年的田壘)
: 也許應該要努力讓球迷為鋼鐵人癡狂而非陳又瑋
: 又或者大家覺得現在時代已經跟過去不同了?
簽複數約大概也沒什麼用
CBA球團真的有心,開出比PLG高的價碼,球員是留不住的
球員真的想去也會跟球團反應,從過去西進的例子看來
多半台灣球團是樂觀其成
有人認為在CBA賺比較少或是跟PLG差不多而已,為什麼要去
推文已經很多人提到向更高籃球殿堂挑戰
說真的能在PLG打出名目的肯定在PLG表現優秀,如果連續好幾年都很優秀
是球員難道不想去對岸挑戰更高殿堂的聯賽嗎?要是打不好也可以比照周儀翔模式
回來照樣拿高薪
如果在CBA打得好,那拿的薪水會超越在PLG時指日可待
過去SBL的困境確實有可能發生在PLG,但要是PLG用心經營在地化
走了一兩個球星還不至於影響到整體人氣,目前看來還沒有那種不可取代的
人氣最高的高國豪看起來也不太可能去CBA
若台灣球員真的有凌駕PLG的實力,大家也是樂見去CBA發展
否則也就不會有板上這麼多人,不希望林庭謙現在回來打台灣職籃了
PLG真正的挑戰不在球星,而是熱度進入第三年第四年,會不會遇到挑戰或人氣下滑
現在人氣高是好事,但還有很大的挑戰
1.六隊中有些球隊人氣很低
2.平日如果排比賽,平均人數會不會迅速下滑
3.觀眾的凝聚力跟能否維持長久
4.疫情變數,雖然現在的變種病毒沒有帶來太大危害,但不知下一株變種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