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隊的強點就在
1.有亞洲最強的內線
2.陣容實力很平均,先發和替補差距不大
這兩點在FIBA賽制下的亞洲賽場就有很穩健的優勢了。
FIBA賽制是一個很難切入的賽制。由於沒有防守三秒,加上三分線比
NBA短了半步,導致三分線內非常擁擠。因此後衛的速度和個人能力再強都很難
靠著切入穩定取分(或是破壞對手陣型。)
因此,除非你有KD之類極少數的國際賽單打之神,否則任何球隊都得靠傳導
和外線投射取分。
只要靠傳導和投射,就必然有冷門的可能。隊伍的組織磨合、臨場心理因素、
盃賽制的體力調節、哨聲都會影響一支球隊的配合和手感。因此FIBA賽場下幾乎
每屆國際賽都有冷門,包括美國隊也是苦主(這也是歐洲國家堅持反對NBA賽制的
原因,否則NBA隨便一名黑人後衛的切入歐洲都沒人擋得住。)
而中國隊的內線和輪換優勢,至少保證中國隊在亞洲是一支容錯率比較高的球隊:
內線靠近籃框,受手感波動的影響最低;輪換深度保證手感失常的情況下還可以透
過高壓防守維持拉鋸。
譬如15年亞錦賽中韓戰,中國隊上半場爛得不可思議,最高落後到24分,但是下半場
靠著高壓防守硬生生把韓國隊耗死,換作亞洲其他球隊,落後24分早就投降了。
18年亞運中伊戰,伊朗上半場領先到16分,下半場中國隊瘋狂提速,派王哲林在禁區跟
哈達迪肉搏,到了第四節哈達迪累到都跑不動了。
去年亞洲盃資格賽中日戰G2也有類似的情況。上半場日本三分命中率超過5成,結果下
半場體力下滑後三分命中率大概還不到三成。
當然,中國隊只是容錯率比較高而已,並不是說完全沒有失手的可能。
97年亞錦賽,中國進了前一年奧運八強,志得意滿,結果被殘兵缺將的韓國隊爆冷。
02年亞運,中國隊帶著姚明在釜山被韓國隊爆冷。
14年亞運,宮魯鳴以為第4節領先15分穩了,玩起五上五下,結果被日本逆轉。
無論從歷史經驗或是目前的情況來說,韓國隊都是最剋制中國隊的隊伍。
原因在於,韓國隊的優秀後衛也不少,儘管身體素質比不上中國後衛,但是準度、
球商、配合的能力並不輸中國後衛。
除此之外韓國整支隊伍非常擅長尋瑕抵隙。中國的陣容上只要有任何一個弱點,韓國隊
就會不斷利用,形成拉鋸,譬如02年亞運抓著腿腳不利索的劉玉棟打。那場比賽,
姚明22分23籃板,劉玉棟22分,看起來中國統治內線,結果一看韓國隊,金周成、
全喜哲、徐章勳、玄周燁4大內線全部得了15分以上。
在這種遲遲拉不開分差的情況下,中國的心態一慌(因為中國球員的心理壓力
肯定是亞洲最大的)可能就被爆冷了。
昨天的比賽肯定證明中國隊這一批後衛在球商、臨場應變上還有很多弱點。
但總得來說,中華隊要爆冷中國隊機會很低。
我認為韓國隊還是現階段最有機會爆冷中國隊的亞洲球隊。特別是韓國隊的後場崔俊龍
、李大成體型上對比中國後衛並不吃虧(甚至有優勢。)而內線有羅健兒也可以一定程度
上抵銷周琦的殺傷力。國際賽要考量的因素很多,除非實力真地相差好幾個檔次,否則
勝負很難說得準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