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台灣籃球退步的主因是少子化嗎?

作者: seimo (Theodoros Papaloukas)   2022-08-15 01:05:10
稍微聊一下好了
以前曾經有找過數據
大概約2005年左右
台灣hbl甲乙組球隊總數約250左右
而這幾年的話
少子化
但其實由於社會風氣稍微沒有以前那麼封閉
孩子們對於娛樂追求上也比較大膽
所以球隊數我印象有到達280上下
也就是上升的
JHBL的話單算乙組甚至達到318隊規模
甚至以前的國小聯賽根本沒有一個組織的狀態
最近五年內也形成規模
雖然還是北部學校為主
但總之還是出來了
所以我個人認為少子化有影響
但量來說
依舊比其它團隊項目來說絕對是最多
甚至體育年報上
校隊數 人數
也僅僅輸給田徑隊而已
也就是說少子化不能沒有影響
但是影響的絕對不會比其它項目多
畢竟隨便都能看到遍地的籃球場
很難沒有人去打
不過
但是你說退步
這個議題有很大程度的討論範疇
不過最主要
還是跟以往對手的對比相較程度
國際賽就太淺薄了
要比當然比人才庫的差距跟培訓組訓的投入
還有一個進步的改變跟決心
你光看打法的差距
我就說中菲日韓都在努力改變
不管成敗都看到差異
台灣卻數十年如一日沒變
缺點也一樣
不然你要說黃金世代有多強?
也沒有
罰球一樣爛
技術一樣糙也有人
也沒有比較會贏
問題一樣身材打出來的運動力跟表現力
就是比他們同世代各國球員來說(中國易不算)
顯得不會慘到哪
甚至還可以看他們騎扣
起碼嗆出未來性當時還是期望值滿滿
就這樣說中日韓好了
其實中韓本來我們就輸倒還好
慘是日本近年來的成長跟突破
老一堆人說混血
但仔細看那些混血全是高個嗎?
全是跟美國五星球員同等運動力?
就是沒有
光是他們配合跟走位就跟十年前差距很大
而我們還是那樣
只是高大球員運動力越來越一般
當上週看到GM談到馬建豪有多好時
真的會吐血
就說一般亞裔球員跟他的差距
馬就被這些人捧成一個高上的狀態
但我怎麼想在現今亞洲賽場上
他這個條件真的不難找..
起碼中日韓各國都有
而且不只一兩個
而且同齡相比都超越馬不少
馬還是很不錯
但真的是在大海中相對比較大的魚罷了
各國在追求高大側翼的人才庫積累下
還有多重位置球員技術跟趨向世界競爭
潮流都顯得相當可觀
而我們一樣跟以前差不多
1-3號一樣很棒
但總是只有那兩三個能打
其它的技術跟運動力 高度就真的
被以前的孿生兄弟日本完全脫開
說實在十幾年以前日本跟台灣
真的是就是差不多球隊
差在
你們看起來靠團隊一點
我們靠運動力跟單打多一點
結果2015
他們不僅超越我們
甚至在人才庫積累中
完完全全的海放
難道日本沒有少子化嗎?
他們可嚴重了
所以真的有沒有退步
這個議題是真的見人見智
但是剛好以前五五開的對手都變成被屠殺
還跟一些莫名的球隊打的內容2266
徵召上組訓上又一堆問題
銜接的青訓跟基層養成
整體都乏善可陳
什麼都不說
就是整天自媒體一直在亂捧球員
最強高中生
最強高一生
一個運動不應該只有討論那一個
還有各國都在找高大的一堆側翼類型
這還比較能聊啊
矮一點也沒關係
起碼你也抓出一堆來談
然後不要整天只說好
也把weakness說出來嘛
人家日本拿出來川島
身高200cm 優缺點都能聊到
韓國呂俊錫 李賢重
中國更是一票可以聊
我們有什麼?
不然我說隔壁棚也沒有再出比
王建民郭泓志等級的球員
但是為什麼沒有人說退步?
這絕對不是說世界第二這種假排名XD
而是人才庫的迅速積累
基層拉出去比青年賽
日本隊有七個球速150+
韓國有六個150+
而我們台灣這次也五位有150+
棒球也沒有什麼捧什麼最強什麼生
我光說高一
蕭齊
16歲
身高197cm
目前球速150
陽念希五天前才滿16歲
身高188cm
球速150
投打二刀流
這些人條件你拿去日本
早就可以登載在熱鬥甲子園的節目中
日本球速資訊榜
目前高二生突破150也只有兩位
陽念希日本學齡甚至要到明年四月才算高二
他們高一升高二這一屆目前飆出145以上
還有好幾個就不談(起碼還有五個左右)
搞不好會是史上超過150最多的一屆
這才是積累人才庫想看的樣貌
而且也不是某幾個北部名校而已
南部&東部都有
在六年前的亞青
台灣整隊甚至一個150+都沒有
甚至實戰145+連發只有一個人叫陳琥
日韓各隊就起碼兩三個以上
這才是有跟著進步的感覺
整個世界都在追逐球速
就跟世界籃球在追求籃球員身高
不用一定高到210
但是什麼位置觀念都要懂一些一樣
高大側翼優點就是真的比較好走遍各個位置
所以造成你看中華職棒
均速越來越高
因為基層就把豬公說降速求控球拿掉了
因為你沒有近150就真的上職棒難度很高
但是反過來籃球還是卡在一堆人到一定高度
開始柱子狀就出現
然後中鋒還是卡住無法轉
有的還是矮中鋒
矮的也沒關係
但是各種競爭力就明顯很不足
體能展現甚至上季P league本土整季灌籃數23球
裡面還不少有大房東跟吳岱豪
然後李家瑞及蕭順議也灌了好幾球
但是如同我說的體能上提升
以上這些人都是平均30+了
以前龍三時代本土CBA球員不能灌籃嗎?
真的有還不少
黃金世代這批更不用說
有人說是雙洋將差距應該會少
但個人肯定還是會比現在球員多
因為本季本土灌籃榜還有兩個黃金老人
https://youtu.be/vVJ8zF7uWgA
但是中職早期到第十年是直到
郭李建夫加入
才出現第一個本土球員砸出150速球
(2000年)
先發投手第一個投出來是陽建福(2004)
1994日本職棒就有本土丟出159了
(還是先發)
現在你光看古林睿煬大概一場150以上
速球總數量
就能超越郭李一季總數
然後你看現在有多少本土能亮150?
現在中職均速榜第一名
還不是洋將而是土投(20歲小將)
這根本不會是我小時候能看到的成長
小時候能看到投145+就只有洋將而已
飆球速150跟灌籃其實真的不能體現什麼
但是就是一種體能進展的觀點而已
特別對於我們台灣球員真的是很難達成這兩項
不要以為150只要有發展就能投出來
美國砸資源在中國建了發展中心
結果十幾年中基層只養出一個150+孩子
然後今年21歲因傷痛退休
目前大多球員還是在135-140跑而已
這個球速基本台灣的高中生就最少上百個起跳
而且接下來我保證還有更多基層球員
會往這塊持續突破
再來你光看台籃傳承的老一輩教練
討論下一代
你還是常常看到老一輩還是有不認輸的氣勢
棒球這邊就常常老一輩羨慕下一代
在整體體能面大幅超越
甚至成熟度也是
基層能夠直接對接職業的心理狀態跟競爭性
這才是差距
就簡單來說平鎮高中出來的球員
短期內銜接了幾個佔上來中職一軍先發?
還是幹掉一堆老前輩
而不是跟韓國打什麼7:0體現進步?
還是說什麼世界排名第二這種鬼排名?
棒球就打的國家沒籃球那麼多以外
真正願意拚積分拿出最佳陣容也沒有幾個國家
這我都會背
我也認同
最主要有進步感在於比賽的內容比早年進步有感
以及基層人才庫進步跟
金字塔建立業餘職業銜接完整性
組訓上的準備也是
本土面對洋將的競爭力差距等等
都展現了提升感
主要還是基層的進展明顯
基層教練裡面殺豬公不是沒有
但孩子都比以往精明
看到郭泓志 王建民這種等級過來更新資訊
你再殺豬公只為被新一代孩子笑
這也是台籃這一批的課題
要進步真的不是期待這些職籃球員生涯變多強
而是他們在面對業餘到職業這個階段
如何在技術身心等去提升
怎麼可以提早準備好而不用走冤枉路
這才是他們未來怎麼回饋基層執教
最重要傳達的事
另外還要懂變通
不能只照某一套練
最好親身體驗再看是否適合傳導給下一代
不然遲早又演化成豬公
籃球實在演化太快
一個一直長年沒有突破的籃球地區
突然要進步只能說天方夜譚
但是如果未來有一群在基層回饋更新的教練
真的會改變不少
另外是參考各國培訓養成方式
但是能不能用
還是要取決長期觀察跟培訓人員
有沒有那個心下去試看看了
畢竟這個不會有什麼鎂光燈
成功就算了
失敗搞不好還會被拉出來鞭屍
總之我認為台籃是處於一個上升期的起點
但短期還不到能提升整體籃球實力的階段
請大家也多支持球員
畢竟他們在這個階段真的是很辛苦
沒有人想變爛
只是不需要因為頻道的吹捧進而比較甚至攻擊球員
反倒是他們未來每一個都可能成為台灣籃球進展
的轉淚點跟推手等說不定
總之也希望陳建州慢慢把職籃弄好健全
這也是目前台籃最能期待也有達成度的事吧
加油!
作者: globalspirit (愛地球的地球魂)   2022-08-15 01:51:00
作者: ThisIsNotKFC (Time to Change)   2022-08-15 06:40:00
作者: aoe2aom2ted5 (哪招啊)   2022-08-15 07:31:00
這篇認真
作者: globalspirit (愛地球的地球魂)   2022-08-15 09:05:00
光是郭侄子150球速和一個不到180的3500的關注度,就知道真的媒體害死人還有史魯齊也是,不到199的中鋒還能打U18內線,這出去是要笑死人喔!
作者: handsomehank (嚇誰)   2022-08-15 09:59:00
當HBL還在操體能就不可能會進步 不是說體能不重要而是觀念 走位 投射 協調 缺一不可
作者: mistrust0525 (mistrust0525)   2022-08-15 10:16:00
推好文
作者: innocence321 (剖該)   2022-08-15 11:20:00
推優文
作者: jack11291202 (Black Mamba)   2022-08-15 11:44:00
作者: david8840505 (DAVIDWEI)   2022-08-15 11:53:00
作者: lightning879 (lightning87921)   2022-08-15 15:33:00
推,但台灣就是太多急功近利的言論,短期拿不出成果就用基因合理化自身的怠惰
作者: nimadertour1   2022-08-15 15:54:00
推 優質文章
作者: Sakurajima99 (櫻島麻衣)   2022-08-15 19:11:00
推優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