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kolod546 (kolod546)》之銘言:
: 阿巴西的身分在P+就是算外籍沒錯吧
: P+:我們要爭取阿巴西是本土!!
: FIBA: ??? 可是阿巴西被你們歸類為外籍
: P+:等你們同意他是本土 我們就當它是本土!!
: FIBA:不是 你們要先當他本土再來和我申請
: P+:你幫我們弄好他就是本土了!!
: FIBA:.......
: 由此來看
: 如果當時阿巴西在P+是不是就不可能成為本土了??
P的角度就是保障本土球員的舞台
t的角度就是奮力爭取被輿論正名的機會
兩者的方向都是有利有弊
你現在當然可以把莊委員奔波的這段過程
全部簡化成這簡單幾句
但假設一個聯盟的各隊的主力全都是有機會成為台灣人的外籍球員(但當下還不是
你是否會將這些球員全數視為本土?
或是你會擔心已經是本土的名額會不夠?
但如果你先前覺得第四節單洋將沒問題
或是阿巴西佔外籍生名額沒問題
那你現在就是單純的馬後炮而已
而我印象中P過去的這套規範
可沒有掀起像現在這麼大的反對聲浪
在我看來P當時選擇讓FIBA已認定為本土的這一群人有發揮空間,就是一個保守的做法
FIBA認定是本土,ok那我給你更多舞台,第四節都交給你
t他的定位與P不同,他本來就是要求突破,那他理所當然拿到這次所有的credit
p.s 不過我個人倒是傾向不保留本土發揮空間
甚至我覺得高中就可以試著找高的外籍生
才不會一堆人到大學才想辦法轉型
本土實力不足就去其他國家討生活
但我猜我這極端的想法應該是逆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