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這次世大運男籃擊敗中國,算是讓球迷看見了男籃的一點希望,儘管中國也有許多
好手未上陣,但中華隊新生代好手的成長也是事實。
游艾喆、林俊吉、高錦瑋算是證明了自己,基本上這邊可以看出,國際賽需要的後衛是「
具備一定處理球、運球及單打能力」的後衛而非「身材具有優勢但剩下技能都還在轉型階
段且運球能力不佳」的後衛。
因此,在經過這次世大運後,我認為比較適合中華隊建隊模式應該是孟竹教練的「小、快
、靈」而非許總的「高大化」,當然,如果能找到兩者兼具的最好,但若選擇了一個處理
球能力不佳,僅有身材的控衛,那必定是惡夢。
後衛新生代方面,除了阿吉、錦瑋外,高國豪及谷毛、秉聖三位控球也具備與他們相同的
特質,矮小、快速、運球能力好、投射能力佳,而阿巴西、林庭謙、陳將雙、宋昕澔、賀
博,則是不但處理球能力好,身材也不錯。
其中宋昕澔在去年亞洲大學盃賽中擔任控球,
表現十分亮眼,控球能力相當被低估,而陳將雙打球則是很有艾喆的感覺,不疾不徐處理
球、單打能力出色、處理球乾淨果斷、節奏十分多變,個人認為他如果來打這次世大運表
現也不會太差。
周桂羽的部分則是需要控球後衛輔助,較適合擔任第二控球,而非主控,林彥廷雖為CBA
榜眼,但大學時期處理球機會較少,因此難以看出單打能力及運控技術到底如何,張俊生
進步幅度大,但近況如何有待新賽季驗收,而身材不足,處理球能力及運球技術也不足,
僅有三分能力和拼勁的工兵型二號位,如蘇文儒,也可以透過這次比賽看出作用不大。
最後,這次比賽可以看出,不論什麼位置,比起身高,處理球能力及運球切入能力更重要
,像是張鎮衙、蘇文儒只有三分,運控能力及突破能力不足,作用就比較少,雲豪稍微好
點,還算堪用,宸剛、子軒打的非常出色,希望未來多選他們。
最讓人驚訝的是呂威霆、林正,打的非常好,國內賽打的不怎麼樣,但這次籃板保護跟吃
餅表現極佳,打最爛的是韓杰諭,看他打球就跟看李德威一樣,動作緩慢,終結能力差,
處理球能力差,三分出手動作慢且命中率低,籃板球保護差,球場走位意識差,兩分球命
中率差,總結,什麼都差,跟李德威一樣,還好教練把他冰起來。
這篇文章的主要想表達的是希望教練別再一昧的以身高選才,先考慮處理球能力,再考慮
身高,單有三分的工兵型球員作用不大,而選到韓杰諭這種跟李德威一樣的球員更是悲劇
,最後,林正、威霆,你們可以去把李德威換掉了。
作者: BigAFiveFive (鳳梨披薩都是邪教) 2023-08-02 06:58:00
老實說台灣的後衛其實不太擔心人才庫很多
比起那些說有身材適合打控球的拉來國際賽 我倒覺得控衛這個位置都可以讓undersize來試一下
作者: enjoythegame (~書讀不完了#o#~) 2023-08-02 08:22:00
教練的配置也很重要
我很好奇,要是是先前被巴西立陶宛電你還會有矮後衛才是正解的結論嗎?先說我沒有覺得一定要高還是一定要矮只是這批中國新生代強的不在世大運隊而都在一軍的培訓名單為世界盃做準備中華隊能贏還是很了不起但是媒體又有點吹的太兇了
作者: a09898966656 (游肥) 2023-08-02 11:19:00
李德威是相對來說啦 跟其他內線比起來他就是相對護匡能力好的 還是你寧可看碰碰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