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大運兩年一次,先列出近年之後的比賽國
2025 德國 萊茵-魯爾 7/16-7/27
2027 南韓 忠清
2029 美國 北卡羅來納研究三角區
下一屆可能關注度不高,因為比賽時間對台灣人更不便
等到2027回到南韓,可以時間同步那應該關注度會高一點
這屆世大運男籃大量採用PLG跟T1的選手,真正大學生非常少
游打得很好也是亮點
未來是否還是要以職籃成員為主組隊?
好處是強度會提升不少,壞處是真正UBA選手能參賽的不多
PLG跟T1年輕好手都已經有職業賽舞台可打,是否會考慮提升UBA參賽球員的人數
雖然其他國家組隊模式也有純職業來打的
但覺得台灣UBA這麼多年了,也許該給一些真正大學生有參賽的空間
世大運男籃的組隊模式未來會改變嗎